《农村初中信息技术融合生物学科教学提升教学 效率与质量的研究》工作报告

《农村初中信息技术融合生物学科教学提升教学 效率与质量的研究》工作报告


课题组成员的构成及分工情况

1.课题领导小组(拟聘请以下领导组成课题领导小组)

组  长:李均建(罗江县教育局局长)

副组长:张茂林(罗江县教育局副局长)

成  员:陈明辉(罗江县电教技装站站长)

聂中学(罗江县深雪堂初级中学校校长)

杨云霞(罗江县深雪堂初级中学校副校长)

2.课题专家顾问组(拟聘请以下专家组成课题专家顾问组)

组  长:袁  虹(四川省电教馆教研室副主任)

成  员:李剑侠(四川省电教馆教研室)

刘川  (德阳市教育局电教馆馆长)

周九梅(德阳市教育局电教馆课题研究室)

3.课题研究组

组  长:杨云霞(罗江县深雪堂初级中学副校长、中学语文高级教师、参参研过:2015年省级重点课题子课题《利用群文阅读提升农村初中学生作文能力的策略探究》2013年德阳市课题《农村初中国学经典诵读与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研究》)

成  员:李静(罗江县深雪堂初级中学校教科室主任、中学语文高级教师。参研过:2015年省级重点课题子课题《利用群文阅读提升农村初中学生作文能力的策略探究》2013年德阳市课题《农村初中国学经典诵读与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研究》))

陈明辉(罗江县电教站站长、中学一级信息技术教师)

朱兹利((罗江县电教站站长、中学一级信息技术教师)

刘云期(罗江县深雪堂初级中学教师、中学二级生物教师)

谢文平(罗江县深雪堂初级中学教师、中学二级生物教师)

李丹(罗江县深雪堂初级中学教师、中学二级生物教师)

研究的主要过程

1.调查研究阶段(2012年5月——2012年5月),

(1)成立研究小组,进行分工安排;

(2)开展课题论证,撰写研究方案;

(3)培训相关人员、学习有关资料和研究方案;

(4)提交立项申请;

(5)撰写《开题报告》。

2.实践研究阶段(2012年5月——2015年12月)

(1)举行开题报告会;

(2)根据分工各专项研究分别按计划开展研究;

(3)课题组做好协调、统筹工作;

(4)收集、整理、分析各种研究资料;

(5)建立课题研究的指导、评估机制,根据研究实际,适时调整研究计划;

(6)作好阶段总结,及时上报。

3.研究总结阶段(2015年12月——2017年6月),

(1)归纳研究成果,编印成果专辑;

(2)完成研究报告、工作报告;

(3)提交结题申请;

(4)举行结题报告会。

研究具体活动与举措

1.通过问卷调查、访谈,了解学生在生物学习方面存在的问题。

2.教会师生使用“国家级、省级教育资源平台-师生实名制学习空间(L-Box)”。

3. 利用信息技术优化课堂教学,开展各种形式的教研课89节。

4.开展专题生物教学研讨活动。包括教研课、教研会、交流会、专题讲座、信息技术培训、业务技能竞赛。

5.开展课多种形式的课外活动,每周周一至周四,下午5:00至5:50时,由生物老师组织活动,培养学生观察生物现象的兴趣,撰写观察日记和创新小论文。

6.定期考核与表彰。评选校园之星,每学年一次,在“五月四日”进行表彰。

研究计划的执行情况

1、生物教学现状调查

在本课题申请之前我们主要从教师的教学方式、学生学习的方式等方面开展调查,了解当下生物教学的整体概况,发现当中存在的问题。问卷调查结合访谈,了解学校农村初中信息技术融合生物学科教学的现状,找到需要改进的症结所在,结合国际经验和国内背景,准确把握农村初中信息技术融合生物学科教学提升教学效率与质量改革的趋势。基于此,研究了这个课题。

2、思想动员  引领教师积极参与

我校在确定“农村初中信息技术融合生物学科教学提升教学效率与质量的研究”教学研究之初,我们便召开了骨干教师会,组织大家进行信息技术相关理论学习,比如:信息技术专题讲座,弄清几个问题:什么是信息技术,信息技术融合生物学科教学的目的意义是什么。探索农村初中信息技术融合生物学科教学提升教学效率与质量的研究理论框架与体系。经过大家的共同探讨,并在县电教站陈明辉站长的指导下,我们确定了《农村初中信息技术融合生物学科教学提升教学效率与质量的研究》并拟定了研究计划。

3、精选学习资料,为课题研究提供素材

为使《农村初中信息技术融合生物学科教学提升教学效率与质量的研究》课题在我校能全面开展,我们学校为老师增订了信息技术与生物有关的报刊、书籍。比如最近几年,我们老师就读了黄永波的《提高农村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有效性的认识与实践》、杨晓娜的《如何提高农村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陈子方的《德育教育在初中生物课堂的应用模式》、韦学玲的《信息技术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等,为农村初中信息技术融合生物学科教学提升教学效率与质量的研究》课题研究,提供了素材。

研究计划的变更情况

原课题负责人朱兹利老师,由于工作调动,本课题2015年由杨云霞校长担任本课题主要负责人,2015年增加了李静老师成主研人员。

研究成果的发表、出版、交流、获奖情况

(一)理论成果

1.论文等阶段性成果

“信息技术与生物教学深度融合”优秀成果汇总表

QQ图片20170926150720.png

a1.jpg


2.相继结题的市、县、校级子课题

2014年9月,课题组研究的县级课题《信息技术在农村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策略研究》顺利结题。

2015年9月,课题组研究的县级课题《信息技术优化初中生物课堂教学的策略探究》顺利结题。

2015年9月,课题组研究的县级课题《运用交互式白板提高初中生物教学的有效性研究》顺利结题。

2016年9月,课题组研究的校级课题《在生物学科教学中融入生命情怀的策略研究》顺利结题。

2016年9月,课题组研究的校级课题《在多媒体环境下学生生物合作学习能力的培养》顺利结题。

2017年3月,市级课题《如何利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学习小组合作意识》顺利结题。

3. 通过专题培训、微课、优课的竞赛等多种形式,提升了教师信息技术水平,建设了一批数字化生物课程资源,积极推动了课题学校的教育信息化建设和发展。

2015年4月,课题组成员在罗江县生化专业委员会年会上交流论文:《信息技术在农村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李丹)《浅谈多媒体在生物教学中的运用》(刘明)

2016年10月,主研人员在罗江县初中生物学科教学研讨活动中交流了课题研究的相关论文:《多媒体技术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谢文平)《在多媒体环境下学生生物合作学习能力的培养》(杨云霞)《在生物学科教学中融入生命情怀的策略研究》(李静)《利用信息技术优化初中生物课堂教学》(刘云期)

a2.jpg

2017年4月,课题组主研人在罗江县生化专业委员会年会上交流相关研究论文:《利用优酷网视频解决复杂的学生实验》(杨云霞)、例谈如何运用信息技术手段搞好初中生物教学》(朱兹利)

2017年4月,课题组主研人朱兹利在德阳市生化专业委员会年会上交流相关研究论文:《如何利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学习小组合作意识》

4. 积极参加各级教研活动,推广阶段成果。

2016年10月,主研人员在罗江县初中生物学科教学研讨活动中上了三堂教学研讨课。为进一步总结、提高、宣传及推广省级课题的阶段成果,课题组作了汇报交流,并通过QQ群推广阶段成果,将省、市微课大赛作品、优秀课件与视频、一师一优课等资源发布在“罗江县初中生化教师” QQ群。

a3.jpg


    5. 培养了学生格物致知的实验精神。

利用多媒体学习环境和资源创设情境,初步培养了学生观察、思维能力;激发学生对生物现象的好奇心,有主动观察、探索新事物的愿望,并能制作一些简单有趣的多媒体作品,记录一些观察日记,培养了学生探究事物原理的科学精神。

a4.jpg

(二)技术成果

1.构建了信息技术与生物教学融合的课堂教学基本模式:

四步导学法

b1.jpg


2017-09-21教育部党组书记、部长陈宝生在《人民日报》撰文,吹响了“课堂革命”的号角。文章说:“始终坚持以学习者为中心。为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受教育者提供个性化、多样化、高质量的教育服务,促进学习者主动学习、释放潜能、全面发展。课改是一场观念的革命,提倡这样的教育观:解放学生,发展学生;不唯师,只唯生;不唯教,只唯学;最终实现师生共同发展。提倡这样的学生观:学生是教育的主体,不放弃任何一个学生,从最后一名学生抓起,让每个学生都成为最好的自我。提倡这样的教师观:教师是学生学习激情的点燃者,教师是学生学会学习方法的传授者,教师是学生攀登知识高峰的引导者,教师是学生破解知识难题和人生困惑的点拨者,教师是课堂教学资源的整合者。总之教师是学生学习的服务者。提倡这样的课堂观:学习必须变成学生自己的事情,学习必须发生在学生身上,学习必须按照学生的方式进行。”“四步导学法”正是响应新时代课改的先行成果。

下面就此作阐述:多媒体运用可贯穿整个课堂教学,但要根据教学需要适时使用。

(1)让教师明确了如何利用信息技术优化教学设计

①利用互联网教育资源平台寻找教学资源。

网络上与教学有关的动画、图片、视频以及辅助资料等,在备课时我们可有选择性的下载使用(常用网站:学习网、学科网、优酷网、组卷网、国家教育资源平台、四川省教育资源平台)。比如:概念教学:教学“花的世界”植物的双受精过程,就需要播放视频让学生了解。在“神经系统”一课时,帮助学生理解两个重要的概念“中枢神经系统”和“神经中枢”可百度百科一目了然。再如:在学习“遗传病”时,为了帮助学生理解为什么禁止近亲结婚,可搜索“达尔文的悲剧”、“英国女王维多利亚的家史”等资料。

②拍摄照片或录像积累教学资源。

教师还可以利用相机或手机拍摄生物资源,存入电脑备用。比如:在学习“校园生物种类”,把学生分为几个小组调查拍照,融入课件展示,让全班同学了解校园植物的种类。再如:在户外活动时,将那些不咋常见的动植物拍摄下来存入电脑,就是很好的备用资料。将这些直观的资源整合到教案或课件中,可以丰富课堂的教学内容,让学生了解他们平时看不到的东西,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的同时,提高课堂效率。

(2)让教师明确了在课堂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的作用。

①视频、动画导入,刺激感官,创设问题情境。

运用信息技术能通过多种方式、多种渠道,创设各种情境来刺激学生的感官,并能突破信息传递中的时空限制,使学生能直观看到微观世界、宏观世界、远方或者过去的事情,使信息通道无限的扩展和延伸。例如:播放“动物世界”的片段:静谧的树林中,一群猴子正专心致志地寻找食物,一个“哨兵”机警地站在高处,竖起耳朵,注视着周围的环境。突然,一只鹰从空中俯冲下来,放哨的猴子发出叫声,同伴们迅速逃离险境,由此引入“动物的行为”。接着播放电影片段“蜘蛛织网、公鸡报晓”、“蚯蚓走迷宫、黑猩猩取食白蚁”引入“先天性行为、学习行为”。再播放视频“蚂蚁的家庭组成”,让学生记录下所观察到的蚂蚁的各种行为?各成员之间怎样分工合作?其中蚂蚁的取食行为是通过什么完成的信息传递的?从而引出动物的社会行为及特点。

运用多媒体与教学紧密联系,或悬念重重的视频导入,或发人深省,就像开启新课的钥匙,它能让课堂一下子“热”起来,让学生一下子被“吸”起来,进从而积极主动地去探索学习新知识。

②信息技术媒体结合实验教学,展现多媒体的魅力。

人的思维是建立在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的,信息技术多媒体的出现,丰富了学生的感性认识,能启发学生积极思维,培养分析理解的能力。现在教材中实验多而课时紧,学生无法一一动手做实验,且许多生物实验不是一两天能完成的,所以模拟实验就变得很实用,我们可以在电脑上展示植物生根发芽的过程,展示生物的生理过程,通过网络平台“NB生物虚拟实验室”模拟解剖动植物、人体……信息技术媒体结合实验教学,通过多媒体使微观生理过程变为宏观生理过程,通过老师的引导,学生再观察、思考,符合人的认识思维过程,比单纯的教师讲授生理过程效果更佳。

这样将信息技术多媒体教学的魅力充分展现,不仅可以将枯燥的理论分析变为真正的“理论联系实际”,还能培养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使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得以提高。

③制作多媒体教学课件,化繁为简,化抽象为具体,揭示客观规律。

在生物教学过程中,很多教学重点和难点内容通过讲述的方式难以表达清楚,同时由于不具直观性、形象性、生动性,学生感觉枯燥无味,难理解,给教师的教学带来巨大困难。要想变抽象为形象直观,较好的方法就是利用多媒体课件教学。为了更能体现自己教学方法和意图,教师应自己制作一些多媒体教学课件。

例如,在讲到《免疫与计划免疫》这节时,吞噬细胞吞噬病菌的过程,学生理解较困难,通过制作多媒体课件,以动画的形式放慢吞噬过程让学生观察,这样既很好地揭示了吞噬细胞吞噬病菌的规律,还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3)让教师明确了课后还应运用互联网,利用微课,倡导学生自主学习。

在网络环境下,学生拥有极丰富的学习资源,利用超连接,信息检索会非常快捷,从而大大提高学习效率。在生物课堂的教育教学中恰到好处地运用多媒体信息技术进行形象、生动的描述,从不同角度通过不同方式展现生物知识的内在规律,突破时间、空间的限制,使抽象、具体、宏观、微观的世界统一起来,让学生更充分的理解、感受知识产生、发展的过程,达到拓宽学生视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开拓创新意识的目的,使学生学与教师导在有限的空间中达到无限的有机的结合,才能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促进课堂教学效率的全面提高。

2.建立了校园信息资源库。

搜集优选了各类教学资源,其中实验教师优秀教学设计50份、课堂实录20堂、课件200份、微课40堂等。实验教师把生物教学中有关实验及动态的内容,如动物的细胞分裂、种子的发芽等,制作成动画多媒体课件或微视频上传到资源库中。并运用云平台对资源库进行分类管理和拓展链接,数据优化后共教师使用,实现了资源共享。

a5.jpg

3.实验研究案例、优秀教学设计、优秀论文、研究的心得体会等汇编成册。

a6.jpg

4.总结了培养创新人才的基本方法:

①教师精心设置各种教学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好奇心。

②教师引导让学生的思维朝活跃、变通、寻异的方向发展。让学生自主地去质疑、调查、探究,学生在老师的教学活动中的每一个合理的新发现,从事物的另一个角度去考虑问题等等都是创新。

③重视知识的自我构建、自我生成的过程。

④学会用微课、微视频,随时随地学习不懂的知识,为学生的终生发展奠基。

六、研究效果

(一)本课题的研究提高了教师的教育科研能力,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化成长。

农村初中信息技术融合生物学科教学提升教学效率与质量的研究促进了教师专业发展。课题研究开展以来,我校老师形成了争读与信息与生物相结合专著的良好氛围,促进了教师专业素养的提高。浓厚的学习研究氛围,促进了教师成长。一大批教师经过不断洗礼和锤炼,不仅成为善于思考、勇于探索的研究型教师,而且有的已成为在县内、市内有影响的教师。       2012年至今生物老师参加市级、国家级论文大赛,有多人多次得奖。比如:2014年9月参加市级生物教学研讨会论文评比活动,有二人获得“一等奖”,四人获得“二等奖”。近几年,生物教师获县级以上优质课比赛、微课大赛、生物实验说课竞赛、课件比赛、论文奖的人很多,在CN刊物发表教育教学论文十多篇。

(二)农村初中信息技术融合生物学科教学提升教学效率与质量的研究有利于把握教材的重点、难点和疑点。

在生物教学过程中,很多教学重点和难点内容通过讲述的方式难以表达清楚,同时由于不具直观性、形象性、生动性,学生感觉枯燥无味,难理解,给教师的教学带来巨大困难。要想变抽象为形象直观,较好的方法就是利用多媒体课件教学。为了更能体现自己教学方法和意图,教师应自己制作一些多媒体教学课件。

比如:在讲解《开花和结果》这节时,绿色开花植物的双受精过程较为抽象,而鉴于初一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比较低,将其设计成电脑动画,把学生观察不到的微观过程变为能直接观察到得宏观过程,再通过播放植物双受精的视频,让学生在动态感知中去体会理解开花植物的双受精过程及双受精的概念。

再如:在初三生物复习中,要在有限的时间里(每周一节)把中考的考试范围复习到位,加上学生一学期没学生物,已经把前面两年学的内容都忘得差不多了。这就要求每堂课要把两三节内容的精华提炼出来,制作成复习课件,而且层次,顺序要合理,还要加上必要的经典的相关例题。如果靠粉笔每个字书写,罗列知识点,那一堂课根本就完不成相关的教学任务和计划。

再比如在讲传染病一节,先播放一段“非典”肆虐全国时的恐慌,当时人们采取了哪些措施战胜恶魔,这种突如而来的传染病又是怎样得到控制的一系列的报道。学生会跟着想办法,同时从视频里学到了预防传染病的三种途径。

这样运用信息技术,在有限的时间就可以让学生形象、直观的掌握该节课的重点、难点和疑点。

(三)提高了生物教学质量,通过农村初中信息技术融合生物学科教学提升教学效率与质量的研究,提高了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和综合能力。

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促使信息技术渗透进教育教学领域。在教育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教学,可以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在初中生物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教学技术,提供文、图、声、像等多模式的教育情境,以及交流式、启发式的学习环境,能够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性,有效地突破教学的难点并丰富学生的生物知识,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意识,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

比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利用信息技术为创设情境提供一个很好平台,有目的的引入或创设一定的情绪色彩,在第一时间调动学生的热情和欲望。运用信息技术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以其形,光,声和色彩等多种功能作用于学生的多个感官,为学生提供逼真的教学环境,丰富多彩的教育资源,不仅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极使其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去,让他们呈现最佳的学习状态。

下面是2014年秋期期末一班(实验班)和二班(非实验班)成绩比较。

b2.jpg

2016年秋期期末一班和二班成绩比较。

b3.jpg


(四)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影响

学校连续4年荣获罗江县教学质量先进单位,连续4年获得县督导评估一等奖。学校社会美誉度、知名度逐年攀升。近年来,先后接待参观交流学校25次,同时吸引了大量外县市学生就读我校,在生源严重萎缩的情况下,连续五年超额完成招生计划。

研究工作的保障条件

1、科研负责人杨云霞为了本课题的研究,在制度上做到“五到位”:

(1)机构到位:进一步健全学校的教科研处室,由教导处具体负责组织开展课题工作,各部门各负其责,相互配合,把学校教学管理活动与学校课题研究结合起来。

(2)人员到位:从校长到主任,参与率高。同时,把有经验、热心教育研究、敢于创新、肯花功夫的骨干教师作为本课题组研究成员。

(3)经费到位:学校在经费预算中列出专题的课题费用,拨出一定数量用于开展课题研究实验。

(4)议事到位:学校保证课题组每月一次的活动时间,课题组成员有计划地商讨建立研究机制,解决教师在研究中遇到的一些问题。校行政领导及时听取课题组的汇报,共同探究研究的情况。

(5)领导到位:杨云霞副校长既是本科研课题的负责人,也是学校科研工作的领导者,在组织教师开展课题研究中,她作为主要负责人发扬民主,协调关系,注重情感激励,凝聚和带领大家向科研要质量。

2、资料保障:学校为了保障课题研究的正常开展,已购买了关于本课题研究方面的许多书籍,配备了学习用的电脑,同时国内还有一定理论和经验可供借鉴,可以上网查阅资料。

3、时间保障:学校还对课题组所有成员的课务作出适当调整,以便课题组成员腾出更多的时间进行课题的研究与实施。同时学校还规定每周一下午5:0 0——5:50为具体活动时间。

4、本课题组研究成员是具有强烈的工作责任感和教先进的教学理念,对科研工作有热情,能自觉主动地投入到教学中,对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行为具有一定的敏感性和接纳性,在县、校领导重视科研课题研究和管理的大背景下,在实际中尝试、探索、应用、总结,学会探究的研究,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基础。


感动 同情 无聊 愤怒 搞笑 难过 高兴 路过
【字体: 】【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论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