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组微型课题申报表

             初中语文组微型课题申报表

课题名称:提高中学生课外阅读能力的实践研究

研究时间

20109-20119

教研组课题

个人课题

 

主持人姓名

张洪俊

任教学科

初中语文

课题组成员

张久旗、龚秋萍、吴菁、金顺芳、沈黎、张志琴、赵文静

问题描述(开展课题研究的原因、背景)

通过对七年级210名学生进行调查,在一周内看课外书的时间调查栏目中,完全不看课外书籍的占58%;一周看课外书时间超过7个小时间的占18%;偶尔翻看一下的占16%。在你最喜欢看什么课外书的调查栏目中发现,83%的学生课外阅读消遣休闲的漫画、卡通、袖珍类书籍,看文学类作品的学生只占17%。从上述两项调查中发现,目前中学生语文课外阅读有两个明显的不足:一是阅读量不够;二是目的性不强。

当前中学生,缺乏广泛的阅读兴趣,他们的阅读因缺乏正确方法的引领,因而导致不少阅读成为情绪化阅读、快餐化浏览、大众化休闲,即欠缺理性分析和人文思考的无意识的阅读,最终成为高耗低效的低效阅读甚至是无效阅读,这严重地削弱了他们阅读的积极性,极大地挫伤了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在目前的语文素质调研中,发现学生的课外阅读能力不够理想,失分相当严重,学生对阅读的基本规律的把握和实际解题能力还存在明显的不足,答题缺乏规范性,对问题的理解缺乏深层次的思考,思维不够缜密,视野不够开阔。

基于以上的思考,在立足课堂,在规范、扎实训练课内文章阅读的基础上,拟在开展课内名家经典名篇训练的同时,有计划地开展课外美文阅读训练,以进一步切实提升学生阅读的综合能力。

 

课题界定(关键词)

课外阅读能力  人文素养   实践和研究  

内容规划(将要研究哪些问题)

1学生的阅读兴趣的激发和培养

2、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有效训练途径和方法的研究

3、课内名家经典的阅读训练与课外名家名篇阅读训练的有机整合

 

过程设计(研究时间、方法)

1、七年级从9月初起,实行每日读课外美文坚持写批注计划,着重激发兴趣、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

2、八年级从9月初起,实行每日读课外美文坚持写批注计划,着力训练学生对文章的感悟能力

3、九年级从9月初起,立足课内,将课内的名家经典与课外的名家名篇有机整合进课堂,由课内的阅读训练进行课外名篇阅读能力的迁移。

 

预期成果

1学生的阅读兴趣得到了有效地激发,培养了良好的阅读习惯,真正建立起了“让书香熏染生命的”书香校园。

2、学生的课外阅读能力有明显地提升,阅读层次明显提高,阅读实效显著。

3、学生的阅读视野开阔,人文素养明显提升,实现了“阳光、大气、睿智、自信”的学校育人目标。

 

学校意见

学校立项。

 


感动 同情 无聊 愤怒 搞笑 难过 高兴 路过
【字体: 】【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论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