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高中生历史解题能力的研究》 结题报告

提升高中生历史解题能力的研究 结题报告

淮安市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高中微型课题

“提升高中生历史解题能力的研究” 课题是新马中学独立申报并经市教研室批准立项的“十二五”普通高中微型课题,课题批准文号为:淮教研/2012/05。课题于2012年10月进行了开题论证,研究周期为2012年1月——2014年10月。现已完成预定研究任务,特作结题报告如下:

一、问题的提出

2001年国家教育部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在教育改革的目标中写到:“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特别强调教学要改变让学生陷入死记硬背的僵局,而要着重于学生解题能力的培养。

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教育新课程改革的新形势下,高考历史命题从知识型考查向能力型考查逐步过渡,总的趋势是先出现“大跨度,高概括”,后出现“小切口,深分析”的题型,并逐渐形成“小切口,新角度,多层次,深分析,高概括”的新特征,也就是试题的跨度不大,从一个较小的知识点切入,提供新的背景内容和新的分析问题的角度,新的情境和新材料为依托,对某一历史现象和阶段性特征进行新角度,多层次的分析,得出有较高概括性的论述。从这几年的高考命题趋向上看,通过特定的材料,而不是单纯的考某个知识点,要求学生自己分析并得出结论,注重考查学生的理解分析和归纳总结的能力。高考考题源于教材,又高于教材,在素质教育的要求下,单纯的死记硬背已经不再适应当前高考的要求,当然必要的记忆是需要的,但是更强调的是理解性记忆,而学生更应该注重解题能力和自身能力的培养。

学情分析。我校从生源上讲,是本县二类生源,从全省讲,我们学校的学生学习水平处于中游。从学生历史解题能力来看,大多数学生都凭经验和感觉进行答题,作答选择题时忽视对题干关键信息的标记,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欠缺。不能有效的理解试题提供的图文材料和试题要求,对材料信息获取不全面,造成理解的偏差。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欠缺,通过材料、历史现象理解历史事实,分析历史结论和影响的能力较为薄弱。对不同类型选择题的特点和解题技巧的缺失,学生仅考对信息整合、排除法、收尾两端、排序等方法。学生解题方法单一、解题策略缺失。学生在作答材料试题存在不审题,去做题;不读材料,笼统作答;书写潦草,答题规范,不会运用所学知识解答材料题,更谈不上运用历史史观对事件进行评价的能力更为欠缺。学生解题能力的现状归根到底是学生解决历史试题方法和技巧能力的欠缺。因此,形成科学、系统、有效的解题方法和技巧,切实可行的提升历史解题能力的策略是非常必要的。

二、课题研究现状综述

从目前的中学历史教学研究来看,关于提高学生解题能力的文章近百篇,但大多是对选择题和非选择题的笼统性解题技巧和策略的点拨,没有相应的提升解题能力的具体策略,更谈不上与具体学情的结合。如:宗祖贵老师的《小议如何提升高中生历史小论文撰写能力》(《科教导刊》2013年第21期),江西省遂川中学纪贤娟老师的《提升高中学生历史材料题解题能力的研究》(《华章》2013年第23期),刘元珍老师的《新情境新材料型历史材料题解答技巧》(《教师》2010年第22期),张莹老师《新课程下高中历史选择题解题能力提高策略》(《试题与研究:新课程论坛》2011年 第15期》),作为专项研究课题进行深入探讨和研究却寥寥无几,所以对“提升高中生历史解题能力的研究”在新的历史教学要求下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

三、课题相关概念的界定

提升,主要通过调研学生目前解题能力的现状,结合高中历史选择题、非选择题特点形成科学、有效的解题方法和技巧。之后通过系统化的提升策略,提升学生历史的解题能力。

高中生历史解题能力,主要是指针对做高考历史试题的应试能力,它主要包括阅读理解能力、识图理解能力、分析理解问题的能力、知识的迁移能力和答题时的规范性等。

当前江苏高考历史试卷考察题型主要是二类,一是单项选择题,另一类是材料解析题和小论文,即非选择题部分。这就决定了高中历史解题能力主要是在二个方面进行研究:一个是单项选择题解题能力的研究,另一个是非选择题的解题能力研究。

选修历史的学生掌握相应的解题方法与技巧,对历史解题能力的提升是不可忽缺的,在高中的历史学习中,学生如果能掌握一定的历史学科的解题方法与技巧,就能提升高中历史解题能力,提高历史学科的成绩,学习历史就能做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研究目标

(一)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深刻领会国家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的内涵与精神,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有效解题能力的方法与技巧。

(二)通过本课题的研究,使教师的教、学生的学与学校“高效课堂模式”、“教师教学五环节”、“学生学习五环节”、“知识点教学程序”等相关的要求有机结合,努力打造具有新马特色的高效课堂。

(三)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提高学生应试和解题能力,使学生在高考中能取得理想的成绩。

(四)通过本课题的研究,以研促教,提升教师的理论素养,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

五、研究内容

(一)课题研究内容

江苏高考历史试卷的题型决定了本课题研究对象主要是两个方面:一个是选择题解题能力的研究,另一个是非选择题解题能力研究。

选择题的题型是单项选择,即四选一,三个不能选的答案主要是干扰学生思维,这就要求学生要弄清题目的界限要求、确定题目的空间因素、把握历史现象的本质、明晰解题的基本思路和要求,结合所学的史学观点或理论、找出所考查的考点,对症下药确保答题答案的正确性。

非选择题一般包括材料解析题和小论文,目前江苏高考历史试题基本是将这两种类型的题目合二为一,以材料解析题的方式考查为主。材料解析题主要有三种类型:内涵式、外延式和内涵外延结合式。内涵式题目提示语往往有“根据(依据、据)材料××,分析(归纳、概括、提炼、叙述)××”这样的说法,解题必须完全依据材料;外延式题目其提示语往往有“根据(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归纳、概括、提炼、叙述)××”,这类题主要从教材中提取相关答案;内涵外延结合式题目的提示语往往有“根据(依据、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归纳、概括、提炼、叙述)××”,解这类题时既要依据材料又要结合教材,两者都要兼顾。通过以上的分析,历史作为一门人文学科,材料解析题的解题能力的提升,主要表现提升为对材料阅读理解能力、关键词的提炼能力、相应观点的应用能力、较好的文字表述能力等方面的。这就要求学生在熟练掌握书本基础知识的前提下,注重自身解题能力和文字表述能力的培养。

结合以上对高考历史试卷题型结构、命题方式、命题技巧等方面的研究,本课题的研究内容主要包含以下几个部分:

1.研究高考历史试题,总结其中蕴含的基本性解题规律、技巧与方法。

2.研究高考历史试题的命题思路、考点要求,把握高考命题趋向。

3. 研究高考试题阅卷要求,评分标准形成规范性的解题规范。

4.通过提升高中历史解题能力的研究,了解史学研究动态和研究成果,以研促教,促进学生学习水平与教师教学水平的共同提高。

(二)课题研究重点

1.影响高中生提升历史解题能力的因素。

2.提升高中生历史选择题解题能力的方法和技巧。

3.提升高中生历史材料题和小论文解题能力的方法和技巧。

4.总结高中生解决历史问题的规范和策略。

六、研究对象及方法

(一)研究对象

新马中学全体学生

(二)研究方法

1.调查研究法:从我校各年级相关班级的平时做历史试题的方法与解题现状调查研究入手,通过问卷调查、学生访谈和专题调研,获取有效的信息与分析问题的数据。

2.理论借鉴法:通过学习研究相关教育理论,学习了解国内外相关的研究成果、现状及趋势,借鉴相关的实践经验,从中汲取优秀的研究成果,吸收、综合最新的解题理念与方法,增强理论研究上融会贯通的能力,提高对本课题相关问题的认识,促进课题研究的发展。

3.实践探索法:通过平时的教学实践对课题研究中的一些理论进行研究总结,探究这些理论与方法的应用,是否对学生的历史解题以及成绩的提高真实有效,并及时对存在的问题进行纠偏与调整,在实践中验证,在验证中调整,用理论指导实践,在实践中不断完善理论研究。

4.经验总结法:在理论研究过程中,及时分析教学现象、教学问题,及时总结教师在平时教学过程中与平时阅卷过程中遇到的学生解题的迷茫与困惑,依据教师的教学经验进一步完善和丰富本课题的研究。

七、研究过程

(一)第一阶段:立项准备阶段(2012年1月-2012年9月)

1.文献研究:课题组搜集整理国内外与本课题相关的资料,了解与本课题相关的研究现状,为课题研究提供科学的依据,并确立本课题的研究价值,在充分论证的基础上,确定研究课题的方向,形成课题研究方案,并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结合本校校情确定具有可行性的研究措施。

2. 试题研究:深入研究历年高考真题及大市模拟试卷,明确高考历史选择题的六大类型:基础型(分为时间类、地点类、人物类、事件类、结论类五大系列)、材料型(分为文言类、译文类、通俗类三大系列)、组合型、逆向型、图表型和最佳型。研究每种类型试题的特点与结构,分析每个类型解题的策略与方法。

3. 理论积累:课题组成员收集了《培养历史学科历史解题能力提高应试水平》、《历史解题能力培养及方法建议》、《提高高中生历史选择题解题策略的研究》、《高中生的认知特点和盲区》、《历史小论文的撰写方法与技巧》、《高中历史解题技巧》等理论著作或论文作为本课题的参考与借鉴材料。

(二)第二阶段:基础研究阶段(2012年9月-2014年4月)

1.调查学生选择题解题能力阶段(2012年9月-2013年1月)。

调研对象高三8个历史选修班:分别为史政阳光班:11班,14班,史政普通班:12班,13班;史地阳光班:8班,17班,史地普通班:7班,18班。历史政治,历史地理阳光班,历史政治、历史地理普通班每个类型相对应班级学生在知识构成、认知水平、学科能力、解题能力等方面存在差异性,这就为本课题提供了多样性的研究对象、而多样性、差异性的研究对象就保证了本课题的研究过程、研究成果的可行性、科学性与针对性。
调研试卷精选历史学科历年高考真题和各大市高考模拟试卷试题,每张调研试卷试题20题,分值为100分,考试时间为20分钟。
调研时间基础型9月10日—11月11日材料型11月15日—11月25日
组合型11月28日—12月7日逆向型12月12日—12月20日
图表型12月22日—12月30日最佳型1 月5 日—1月16日
调研过程1.每个班级分专题安排学生完成调研卷,采用机读卡读卡的方式统计成绩。 2.教师阅卷,分析成绩及试题特点,总结学生在试卷中存在的问题。 3.组长组织课题组成员召开课题研讨会的方式研究每类试题的解题技巧和方法,以及点拨策略。 4.试卷矫正讲评过程中,针对学生在解题中存在的问题,向学生全面介绍该类试题的解题方法和技巧。 5.课题组结合提升学生解题能力所积累的理论以及在矫正讲评中分析获得的解题技巧,形成每类试题的解题方法和策略。

2.调研学生非选择题解题能力阶段(2012年9月-2013年2月)

调研内容材料题小论文
调研试卷2012-2013学年度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测试卷
2012-2013学年淮安市高三历史第一次学情调研试卷
2012-2013学年淮安市高三历史第二次学情调研试卷
2012-2013学年度高三下学期第一周周测练习试卷
2012-2013学年度高三下学期第二周周测练习试卷
调研过程依据五次大规模的正规考试,教师通过统一阅卷、对每道试题批阅情况进行汇总,在课题研讨会上分析学生答题中存在的问题,对学生试卷进行二次批阅并归纳学生的个性问题,课堂讲解发现共性问题。最后归纳总结解决材料题的方法、技巧与规律。

(三)第三阶段:分析数据与矫验学生解题能力提升阶段(2013年2月-2014年4月)

1.通过第一阶段的对学生选择题和非选择题解题能力的调研,总结出了学生做错选择题的12种原因:

(1)忽视题干所给时间(时期)限制,匆忙答题;

(2)历史概念的理解不透彻,不能把握本质内涵;

(3)历史基本史实掌握不牢固;

(4)历史常识缺失;

(5)读懂材料,获取有效信息能力欠缺;

(6)历史的阶段特征掌握不清楚不全面;

(7)历史与地理的结合缺乏空间思考;

(8)历史知识的比较和迁移能力欠缺;

(9)历史事件、历史现象放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分析能力欠缺;

(10)历史事件因果关系与结果混淆;

(11)不能准确区分主要原因(矛盾、目的)和根本原因(矛盾目的);

(12)忽略题干中的关键词语。

2.根据学生答题中存在的问题,总结形成《提升高中生历史解题能力的学生解题“三字”规范》发到每位调研学生手中,强化解题方法记忆。

3. 根据学生答题中存在的问题,形成提升选择题六种类型题的解题技巧和方法策略集,材料题提升的方法集和《高考历史小论文解题技巧和应对策略》,并且在班级开展专题讲座,提高学生各类题型的解题能力。

4. 精选历年高考试题及大市模拟试卷,形成选择题基础型,材料型、组合型、逆向型、图表性、最佳型六种类型选择的专项提升训练题集,分阶段对学生进行专项的提升训练,检验之前传授给学生历史解题方法与技巧的可行性与有效性,在此基础上完善本课题的理论研究成果。

5. 汇编提升高中生历史解题能力系列学案讲义《优化方案》,包括高考二轮复习、必修一、必修二、必修三、学业水平测试一轮复习共计5册。讲义的基本程式为:“学习目标”——“学法指导”——“课前预习”——“问题探究”——“解题方法探究(典型例题—思维流程—方法点拨与技巧—变式测试)”或“史料探究(史料文本—史料信息提取—史料价值—分析史料方法)”,将提升高中生历史解题能力贯穿于高中整个历史学习过程中。

(四)第四阶段:成果总结阶段(2014年5月-2014年7月)

1.    集中课题组成员的各项研究成果;讨论并提出修改意见;完成研究总结报告。

2.    总结提升高中生生历史解题能力的技巧和方法,形成《提升高中生历史解题能力的策略和方法集》,完善提升高中生历史解题能力系列学案讲义。

3.    总结提升高中生历史解题能力的解题规范和策略。

4.    汇编课题组成员发表的相关论文。

八、研究成效

(一)提升高中生历史解题能力的方法和技巧成果展示

1.选择题的解题方法和技巧

基础型压缩记忆法 联想记忆法 时间等距离记忆法 归纳记忆法
材料型解题原则:“三选、三不选”原则。 解题步骤:审、联、比、定。 解题方法:(1)读懂背景材料 (2)明确题目结构 (3)搞清时空范围 (4)推敲备选项 (5)明确理论观点。
组合型(1)肯定筛选法(2)排除法 (3)辨别法
逆向型(1)概念法 (2)排除法 (3)推理法 (4)直选法。
图表型“三看”: 一看图表的时间、空间,明确答题范围;二看图表反映的问题,明确答题方向;三看图表的关键信息,明确内涵外延。对被选项要“三思”:一思考每一个被选项是不是符合历史史实,排除不符合图片反映的史实的选项;二思考是不是符合题干要求,排除不符合题干要求的;三思考是不是与题干有必然的逻辑联系,排除与题干风马牛不相及的。总之,要将教材、图表、选项三者结合起来,综合思考。
最佳型(1)排除法 (2)比较分析法 (3)基本理论分析法 (4)联系历史背景分析法。
选择题的基本解题方法与策略(1)弄清题目的时间限制。 (2)确定题目的空间因素。 (3)把握历史现象的性质或立场。 (4)明晰题目涉及的基本理论。 (5)找出所考查的知识点在教材中的位置。 (6)洞察题目反映的史学范式。

2.材料题和小论文的解题方法与技巧

材料题(1)准确审题——是解题的前提 ①审信息来源或者答案出处 ②答题要求 ③核心词 ④是限定词 (2)读懂材料——是解题的关键 ①先读设问,后读材料。不少人认为要先读材料,后看题目设问。事实上这样做有很大的局限性,先读材料比较陌生,如遇到难懂的古文和外来材料易产生惧怕心理,影响答题,且在不了解答题要求和方向的情况下阅读材料,针对性不强,效率不高,茫茫然需多读几遍方可。所以,先读题目设问,给材料内容定位,明确答题方向、目标,带着问题阅读材料更显思路清晰明确。 ②阅读材料的基本原则,A.看两头,找信息B.读懂、读透材料。③注意从省略号两边获取有效信息。 (3)找全信息——是解题的成败 ①从材料中找出有助于解题的信息。②找出材料与教材的相似点。③从设问中获取有效信息 ④体会命题者的意图,并从中寻找有效信息 (4)理清思路——是解题的核心 ①用简练的语言概括所考查历史现象的本质特征。 ②指出所考查历史现象产生的直接的、近期的、较小范围的作用和影响。 ③指出所考查历史现象已经产生或将 (5)运用规律——是解题的升华 (6)精确回答——是解题的落脚点 ① 审准设问。②答好第一问。③解答要完整而有层次。 ④注意运用史观。⑤答题要简明 ⑥注意分值。
小论文命题特点(1)立意高,题型新 ①议论的方式,有立论与驳论之别 ②命题的形式A.直接提出评论的对象与内容; B.提供一些材料进行命题论析 (2)难度大,得分低 (3)使用最新的评价方法
解题方法(1)浏览材料,找关键词,明确观点; (2)联系知识,罗列论据,安排结构; (3)下笔成文,讲究格式,史论结合。

(二)高中历史学科考试的命题趋向

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发现、这几年的高考历史试题都保持了很大的稳定性和连续性,大体上是稳中求改,稳中求新。内容考查依托主干知识,突出能力考核。依据新课程高考大纲,新课标历史高考试题突出强调对学科主干知识、学科能力和思想素养相统一的考核。为了更加全面、充分地考查学生的历史思维和知识迁移能力。新课标卷历史高考命题更加注重材料形式的多样性,重视历史情境的创新性。试题以数据表格、图片、材料等多种形式呈现,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论证和探讨问题的能力。考查核心突出史学观念的综合运用能力,综合分析材料,知识迁移的能力。新课改以来史学观念的转变在潜移默化的影响着高考的命题思路,最近几年的高考命题体现出对文明史观、现代化史观、全球史观、社会史观等历史史观的综合运用。试题考查内容也更加全面而富有情趣,注重将社会学与历史学相结合,从大众化、世俗化的社会生活的视角去观察和认识历史。

(三)高中历史解题规范的总结

1.通读试题、明确主题

在命制一道试题时,命题者往往是先确立一个主题,再围绕这个主题去寻找材料、构思设问,所以,一般来说,每道材料解析题都会有一个主题。在解答材料题时,首先要通过阅读材料,尽可能的抓住作者的命题意图或试题的主题,然后寻找与这以主题相关的材料以及所学知识,从而明确解题方向为下一步解答奠定基础。

2.分析问题、细读试题(很重要的环节)

在明确试题的主题后,接下来应该认真分析命题者提出的问题,通过分析设问中的关键字、词,明确作者问的是什么,需要回答什么。再根据这些问题,仔细地阅读材料,力争把每段材料的意思都弄明白,大致形成答题思路。阅读的过程中,要逐字逐句地分析和研究,不要放过材料的任何一个部分,包括题头、摘引等,尤其是材料中有关时间、地点、人物之类的信息,往往是解题的突破口。

3.提取信息、加工整理

试题所提出的问题绝大部分答案应该从材料中得出,因此这时应根据仔细阅读材料后的思路,再次结合问题到材料中去寻找信息,把与问题相关的信息都提取出来,写在草稿纸上备用。能否把材料中的所有相关信息都找出来,取决于答题者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历史知识的掌握程度。然后把找到的信息进行筛选,剔除不需要的和重复的信息,根据所学知识,把这些信息进行归纳整理,列好提纲,准备答题。

4.审查提纲、流畅表达

在上述步骤进行完毕后,还要最后阅读试题设问,审查自己列出的提纲是否正确或有无遗漏,最后就可以在试卷上动笔答题了。答题时一定要做到依据提纲,一气呵成,言简意赅,击中要害,切记不可啰嗦,言之无物,涂涂改改,答非所问。

(四)通过对学生进行《高中生历史解题能力的研究》相关策略的提升,学生成绩的成果展示。

分类 考试阳光班达B率普通班平均分整体达B率
11班14班7班18班12班13班7班18班
第一次市统测63.6%77.3%66.7%58.3%61.864.366.066.163.5%
第二次市统测76.2%79.2%68.2%62.5%66.864.463.267.866.6%
第三次市统测78.6%75.0%68.8%71.4%55.359.061.960.268.7%
第四次市统测100%95.5%100%100%61.862.759.663.794.2%

(五)提升高中历史解题能力系列讲义《优化方案》即高考二轮复习、必修一、必修二、必修三、学业水平测试一轮复习共计5册。

(六)发表论文

成果内容承担人成果情况(奖次、级别、发表报刊等)
《浅析“讨论式教学法”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尤力《青年教师》2012年10月刊
《重复是记忆的妙方》尤力《当代中学生报》历史选修4第24期
《浅析高中生良好行为规范的养成》程存见淮安市综合实践论文“一等奖”
《“福星”变“灾星”》程存见省级《当代中学生报》历史必修2第38期
《运用高效课堂基本模式提高历史教学的有效性》陆艳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院 师陶杯“三等奖”
《新课程下历史教师的角色转变》付振会江苏省广播电视报社《东方教育》2013年4月刊
《提升高中生历史选择题解题方法与策略》李公剑《考试周刊》2014年4月刊

九、存在的问题与后续研究

课题研究开展以来,历史课题组所有成员做了大量的工作,出色完成了各项分工任务,提高了教师教学教研水平,新的解题技巧、策略对提升学生的解题能力初见成效。但课题组成员是初次进行类似的课题研究,经验和水平有限,课题研究还没有全面深入展开,解题方法和技巧系统性还不够,对于学生历史解题能力的途径和措施的有效性还有待于进一步的提升,对小论文的研究仅限于对试题的策略总结和概括,应对高考变化的趋势还需深入的研究。形成的新马中学提升历史解题能力的系列学案还需进一步的完善,解题方法和技巧与具体试题的结合性还需进一步创新。这就决定了在以后的研究中要进一步细化提升高中生历史解题能力的提升策略,结合学生各阶段的特点,分高一、高二、高三三个阶段,分类型、分层次形成系统的提升策略。提升历史教师的理论水平,关注专题相关的最新研究成果,丰富提升历史解题能力方法和策略。关注史学研究动态,高考命题趋势的变化,完善提升历史解题能力的系列学案,将提升学生历史解题能力的过程贯穿于整个历史的教学过程。另外,我们要通过在期刊、杂志进一步将课题的相关成果分项、分类进行发表,推广相关的研究成果,让更多的学生真正的提升历史解题的能力。从而在高考中取得更为优异的成绩。

十、附参考文献

[1]张贵君:高中历史教学中解题能力的培养[J],河南教育(基教版),2007(4).

[2]葛东华:巧走捷径,提升历史解题能力[J],教书育人,2012(17).

[3]张莹:新课程下高中历史选择题解题能力提高策略[D],试题与研究:新课程论坛,2011(15).

[4]李芳:提高历史材料解析题的解题能力[J],中学政史地,2009(04).

[5]黄卫红:普通高中历史学科主观性试题解题能力的诊断与培养[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13(12).

[6]宗祖贵:小议如何提升高中生历史小论文撰写能力[J],科教导刊,2013(21).

[7]纪贤娟:提升高中学生历史材料题解题能力的研究[J],华章,2013(23).

[8]刘元珍:新情境新材料型历史材料题解答技巧[J],教师,2010(22).

“提升高中生历史解题能力的研究”课题组

执笔:尤力

2014年7月


感动 同情 无聊 愤怒 搞笑 难过 高兴 路过
【字体: 】【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论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