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老师在哪里?用什么丈量好学校、好老师?
好老师在哪里?用什么丈量好学校、好老师?
来源: 光明日报
人们喜欢用“园丁”赞美老师,是他们将一株株稚嫩的幼苗浇灌成木,生机盎然的学校成为社会发展的希望所在。
人们从不吝于对“好的教育”的期盼追逐,但现实却发人深省:快乐仿佛和孩子渐行渐远,他们肩头的书包越来越沉、鼻梁上的镜片儿越来越厚,脸上的笑容也越来越少,甚至有的孩子一听到“学校”、“老师”,眼中就流露出无奈的神色。
究竟,什么样的学校是好学校?什么样的老师堪称好老师?今天,这样的追问尤显迫切。
用什么丈量好学校、好老师?考分还是孩子的快乐
“最使我难忘的,是我小学时候的女老师蔡老师。现在回想起来,她那时只有十八九岁,是一个温柔美丽的人……”这是著名作家魏巍在散文《我的老师》中的深情回忆——蔡老师把“我”打扮成女孩子跳舞,领我们在园子里观察蜜蜂,爱诗并且爱教“我们”读诗……
好老师,好教育,拥有穿越时空、滋润人心的力量,以至几十年前的学习生活凝注笔端时依然如此生动形象、历历在目。
随着时代的变迁,现实却和深情的散文有了大不同,很多孩子对学校、老师的感观甚至显得有些漠然。在四年级小学生欣欣的眼里,学校就是一个让她“压力很大”的地方:“我不喜欢上学,老师布置的作业好多啊,怎么写都写不完,一点儿自由的时间都没有。”
在一些学校里,和欣欣有着一样烦恼的孩子并不少:安徽两个六年级女生服毒自杀,并留下遗言“如果我死了,就怪数学老师”;有网友发微博称“上幼儿园的小侄子哭着说老师布置作业太多,捏着拳头说要打翻老师,还说不愿意上学了”。当孩子童年的快乐被成堆的作业淹没时,老师和学校便首当其冲地成为不受欢迎的对象。
而在另一些校园里,当快乐、尊重、宽容成为课堂特质时,学校也成为孩子们最向往的地方,老师成为孩子们最好的朋友,“下课啦”,反倒成为他们最不愿意听到的字眼。
不一样的教学氛围、教育模式得到了孩子们截然不同的评价,也从孩子这个最重要的角度为好学校、好老师划下了丈量的标尺。
“长久以来,我们都习惯于用外在的技术指标评价老师和学校。在升学率、考分的影响下,尽管看似名校名师不少,却缺乏真正意义上的好学校、好老师。用为学生发展服务的教育评价体系评判老师、学校才是符合教育规律的。”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认为:“好老师必须是和孩子心理接近、有爱心的老师,只有这样才能在学生心中占有比较丰富的内存,让孩子爱上学习、爱上学校,而这才是中小学校的教育使命。”
21世纪教育发展研究院院长杨东平同样强调好的教育理念的重要性:“在中小学阶段,人格养成、习惯培养、品质塑造等都比知识传递重要得多。好的学校和老师一定是遵循教育规律、善待孩子,能够让孩子自然快乐成长的。如果过多过早地在中小学教育、甚至幼儿园教育中引入竞争,最终只能产生‘毁人不倦’的教育。”
师生关系本该传递的是什么?焦虑还是温情
“好学校和好老师是由遵循教育规律的理念、体制共同造就的。现在的很多师生矛盾、厌学情绪,看似是学校和老师自身的责任,实则直指应试教育环境下的升学率竞争和更深层次的畸形教育价值观。”杨东平如此解释好学校、好老师难寻的根本原因。
教育理念的异化使得好学校、好老师的成长缺乏必要的价值支撑。“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是众多望子成龙的家长奋斗不止的目标,而不知从何时起,“起跑线竞争”将教育的目的悄然演化为培养高分、听话的“好孩子”。“起跑线”的一再提前、学习竞争的日趋白热化使得“择校热”高温不退、教育的快乐流失、学校和老师竞相追逐高分和升学率,也为“读书改变命运”的教育增添了一丝赌博的意味。而这模糊的既是教育的使命、目的,也是塑造好学校好老师的路径本身。有学者指出:“当教育变成了一条环环相扣令人沮丧的生物链,生物链的顶端是大学,而从幼儿园开始的所有教育都在一定意义上成为了高考的‘预备班’时,学校和老师传递的就只有焦虑没有快乐了。”
在忽略了教育常识与规律的理念引导下,义务教育发展的不均衡也成为阻碍好学校、好老师产生的现实存在。杨东平认为,尽管自2007年之后全国城乡就实现了免费的义务教育,但时至今日,社会崇尚和奉行的依然是精英主义的价值,巨大的学校差距、变相的重点学校制度,赋予义务教育本不应具有的激烈的竞争性和选拔性,从而引起了学校之间、老师之间、家长之间不合教育规律的攀比和竞争。过多过早的竞争使得评价“好学校、好老师”的标尺也成为了冰冷的成绩和数据。
塑造好学校、培养好老师“贴在地面上步行,不在云端跳舞”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曾指出:“幼儿犹如幼苗,培养得宜,方能发芽滋长;否则幼年受了损伤,即不夭折,也难成材。”好学校和好老师对一个人一生的影响是巨大的,塑造好学校、培养好老师也成为关乎教育兴衰、民族发展的重要举措。
还原被曲解的教育使命,让教育理念遵循教育规律是好学校、好老师的养成过程中自上而下、必不可少的价值导向。而在正确教育理念的引导下,教育制度的改革同样至关重要,要做到政府依法办学,努力实现义务教育发展的均衡;学校老师依规律教学;从为学生服务的角度评价学校、老师,真正把孩子们从书山题海的压迫中、高度的选拔竞争中解放出来。
而从学校和老师的角度出发,积极分析研究现有课程和自身存在的问题,则是好学校、好老师的养成过程中自下而上的内生力量。负责“新学校行动计划”的国家督学李希贵认为,好学校、好老师的培养要注重开发适合学生的课程、创造自由呼吸的教育、构建健康和谐的管理体制,只有这样,学校才能变成幸福的乐园,老师才能成为学生喜欢、钦佩的老师。李希贵还指出,塑造好学校、培养好老师不尚空谈、重在行动。恰如维特根斯坦所言“贴在地面上步行,不在云端跳舞”方能塑造好学校、培养好老师,也让孩子真正感悟教育的快乐和魅力。(通讯员 邓 晖 记者 王庆环)
感动 | 同情 | 无聊 | 愤怒 | 搞笑 | 难过 | 高兴 | 路过 |
相关文章
-
没有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