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研究课题:《中小幼三位一体教育均衡发展》课题研究(成果)报告
一、以课题为导向,研究课堂教学模式改革。
在教育界大力提倡素质教育新课程改革的大好形势下,从课堂教学模式改革入手,通过校级课堂教学达标及荣成市组织的课堂教学达标、联片教研、典型课引路等活动,对课堂教学及其模式进行反思,尤其是它的可操作性和效应情况,我们还通过研究课、研讨会、报告会等多种形式,开展系列交流活动,姜俊红老师在我校承办的全区联片教研活动中,上了公开课,并做了课堂教学模式改革的经验交流.我校与荣成第二实验中学,威海市羊亭中学互相交流了课改和课题研究的情况,互相学习,相互促进.把我校的通过课题研究指导课堂教学改革的经验和做法做一介绍,促进开展的课程改革和教科研活动,对课改和课题研究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它是一次展示新课程理念下和谐教育和有效教学课堂模式的讲课,也是总结交流课题成果和经验的研讨会,又是一次聆听同行、学者讲解新课程理念下教师怎样上课、评课,培养学生兴趣、爱好、习惯、能力的报告会。
二、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提高学生阅读能力。
在大力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在深入进行课堂教学改革的同时,积极开展课外阅读活动已成为教育工作者的共识。如何使课内与课外阅读有机衔接,使学生“得法于课内,受益于课外”,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终身受益。值得我们认真思考与研究。苏霍姆林斯基把课外阅读比喻成“既是思考的大船借以航行的帆,也是鼓帆前进的风”,并提出了阅读跟学习紧密联系的主张,认为阅读给学习创造“智力背景”,要把握和实施“学习”和“课外阅读”两套教学大纲。在课改的大好形势下,我校积极开展大阅读活动,使广大教师明确了培养学生阅读能力及良好的阅读习惯的途径与方法,学校的全体师生积极投入到活动中,我们以教室内的墙壁、墙角、黑板等为资源,设置了培养学生阅读能力和良好的阅读习惯的“图书角”、“开辟了以及时发布学生创新思维火花为核心的心语栏目,同学们读自然、读社会、读生活,写观察日记等培养学生阅读兴趣,养成良好读书习惯。
三、培养学生良好习惯,提高学生学习能力。
有一个事实:从”刀耕火种”的农业经过传统的农业发展到现代农业,农田地质越来越差,而产量却越来越高。这就是形式和方法的问题。农业生产的目的就是要高产量。“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根本是提高民族素质,多出人才,出好人才。”“成才,必先成人。”要成人就要有良好的习惯,教育就是养成习惯,习惯是由于无数次的重复或练习而逐步固定下来变成自动化或半自动化的行为方式。遵守了这个行为方式,加强个人修养就逐渐由强制走向同学们的自觉行动。因此,学校教育应“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育活动”我们从以下几方面入手,来培养学生的习惯和能力。
1、从学习兴趣入手,培养学生学习习惯和能力。
初中阶段,英语学科分化严重,学习英语兴趣减低,厌学情绪上升,待优生逐级增多,为了改进现有的中小学英语衔接教学模式,探求更有效果、更能促进中学入学阶段英语教学成效的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使小学升入初中的学生能够尽快的适应中学的英语教学,掌握英语学习的方法与策略,养成良好的英语学习习惯。以便提高学生对初中英语学习的兴趣,更有效、更轻松的学习英语。我们组织初中教师听小学五年级的课,了解小学英语的教学特点,小学英语采取创设情景,把听、说、读和活动结合起来,重视交际能力的培养,到了初中阶段,教师较注重语法教学,重视句型、中译英等方面的操作,教法形式单调,常会枯燥无味,这就使得刚从小学上来的学生精力无法长时间集中,对教师的教法无法适应,渐渐的失去学习英语的兴趣与动力。英语教师把中小学英语教法的衔接作为研究的课题。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为创设民主、宽松的课堂氛围铺石;创立学习共同体,活跃课堂氛围;与生活实际的联系,激活课堂气氛;运用多媒体,活跃课堂氛围。营造了一个平等、民主、充满想象、充满乐趣的课堂氛围,这是培养兴趣,爱好,习惯,能力的前提有力保证。教师通过歌谣、猜谜语、简笔画、小游戏、英语卡通比赛、英语书写比赛等多种形式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从教学内容、教师素质、教学方法、学习方法、学生心理状态等方面搞好衔接,使小学生进入初中后学习英语的兴趣得以保持,避免了两极分化的现象。让学生由老师的要学生学变成了学生的我要学,学生主动参入,成为学习的真正的主人。
2、从树立信心入手,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和能力。
以兴趣树信心,产生学习的动力,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创造问题情境,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展示课环节之一,创造真正的学习情境,充满鼓励和温暖的课堂。生命化课堂教学会非常深刻的影响学生的良好品质的形成。使学生感受到那种茅塞顿开,豁然开朗,感到怦然心动,感受到学习过程的美好,思考的乐趣,成功的喜悦;那么,学生那种高度投入的,专注的,有生命尊严的状态就产生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有意向学生演示预先安排好的思维受阻的现象,让学生看到教师在解决问题时所经历的“挫折”,以及怎样在若干次“挫折”后又克服了思维上的障碍,最终找到了正确的结论,树立学生的自信心。同时开展演讲比赛、人格教育、作文大赛等活动增强学生的自信心,通过语文课堂改革,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预习课培养学生自主预习、学习的习惯,展示课培养学生信心及积极主动性,通过大阅读等活动,学生语文的阅读写作能力得到很大的提高。
3、从训练方法入手,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
(1)身教重于言教
每个孩子都可以从他周围的成人身上找到“影子”。老师有良好的行为习惯,培养孩子具有良好的行为习惯就非常容易。教师:学生具有向师性的特点,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对老师的依赖与信任感,他们视老师为自己的教导者和指挥者,而且在其小小的心灵看来,教师是高大的、无所不会、无所不能的。因此,钦佩、崇敬、爱戴之心油然而生。从而,他们就会去模仿教师的一些一言一行。教师要提高自身素质与修养,注重以身作则,潜移默化地带动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切记:教师的一言一行,在学生的心目中留下的印象有时可能比家长的教导还要深刻,教师一句不良的语言、一个稍不注意的行为,往往会使学生的言行向不良的方向发展。所以对学生进行行为习惯的训练的同时,教师必须注重自身的各种素质和修养,言谈、行为、小节都是必须为人榜样,文化修养、职业道德更是重要。教师的一举一动都要是好习惯的自然流露、体现,为学生做一良好的示范。
(2)教给方法,反复练习
习惯是培养出来的,而不是生来就有的,它是在人的生活实践中逐步形成的。它的养成有一个从生疏到熟练、再由熟练到“自动化”的过程,要完成这一过程必须反复训练,多多实践。对于每一项内容,首先教给孩子们正确的方法,在此基础上采取多种方式组织练习,在多次的重复中强化正确的行为方式。
我们还以板报、宣传橱窗等形式对学生进行文明礼仪宣传,进行规范班级以及文明班级的评选活动,激励孩子争做行为习惯小模范。
(3)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养成。
课前能及早做好准备工作;上课要有良好的坐姿,做到“三个一”;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做到“五用三不”;养成仔细观察、勤记笔记、质疑发问、勤查工具书、定期复习整理的好习惯;独立自主地完成作业,做到仔细审题、认真书写文字,上课会自主、合作学习。
附:成果简介
两年的课题研究和课改实验,我校探索出了“预习—展示—复习”三种课型(三个板块)的课堂教学模式。在联片教研,典型课引路的基础上,课题领导小组组织课题组成员进一步进行研讨,对课堂教学及其模式进行反思,尤其是它的可操作性和效应情况,我们还通过研究课、研讨会、报告会等多种形式,开展系列交流活动,姜俊红老师在我校承办的全区联片教研活动中,上了公开课,并做了课堂教学模式改革的经验交流。我校与荣成第二实验中学、威海市羊亭中学互相交流了课改和课题研究的情况,互相学习,相互促进.把我校的通过课题研究指导课堂教学改革的经验和做法做一介绍,促进开展的课程改革和教科研活动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通过学生兴趣、爱好的培养、习惯的养成、能力的发展等研究出从幼儿园到小学,从小学到初中衔接的方法和途径,能有效的使中、小、幼教育得到一个良性均衡发展。同时教师在实验过程中也得到了发展,教师撰写了多篇优秀教育论文,林燕老师撰写的《让课堂因对话精彩》获得威海市初中英语学科优秀论文评选一等奖。涌现一批优秀教师,林燕老师和周君彰老师分别被评为2007年和2008年威海市优秀教师。在课题研究实施过程中,我们发现“中小幼三位一体教育均衡发展”课题研究的范围十分大,课题研究中值得深入探索的问题面广量大,而我们课题的研究仅仅局限于中小学生兴趣,爱好,习惯,能力,知识的衔接领域,怎样在课外,家庭,社会等方面做到均衡发展,仍是今后我们需要研究的课题,中、小、幼教育均衡发展道路是任重而道远。
感动 | 同情 | 无聊 | 愤怒 | 搞笑 | 难过 | 高兴 | 路过 |
- 上一篇:<农村中小学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
- 下一篇:初中学校网络化管理的研究
相关文章
-
没有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