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校长课题参考:青(少)年社交网站使用对心理健康的影响及对策研究

青(少)年社交网站使用对心理健康的影响及对策研究

来源: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   作者:王金良

西南大学王金良教授主持完成了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学青年课题“青(少)年社交网站使用对心理健康的影响及对策研究”(课题批准号:CBA140146)。课题组主要成员王海珍、王智、朱毅、邵景进、尹学琴、杨婷婷、谢佳琼。

社交网站作为近几年来新兴的一种网络使用平台,目前已经渗透到日常的生活、工作和学习当中。在网络无处不在的今天,我们的社交网站使用也“无时不刻”。特别是对于青少年个体而言,由于所处的心理发展阶段的原因(如自我概念尚在形成之中、舞台自我现象的出现、过高的学业压力导致更容易出现网络不当使用行为),社交网站的使用对他们的心理发展的影响,特别是心理健康方面的效应尤其更应该引起我们的关注。目前,社交网站成瘾现象,已经成为网络行为研究领域的一个重要话题,过多的社交网站使用与青少年的学业成绩、睡眠质量、自尊水平、生活满意度呈现显著负相关,而与青少年的焦虑症状、抑郁情绪、孤独体验等负性心理健康指标呈现显著正相关。因此,了解青少年社交网站使用的特点,了解相关的影响因素,探讨社交网站使用对心理健康产生影响的中间机制,对于扩大网络使用的积极影响,避免和减少网络不当使用带来的消极效应具有重要的意义。鉴于此,我们进行了该项目的研究。

一、研究内容与方法

本课题以13-22岁青(少)年为被试,采用横向研究法、访谈法、实验室研究法、元分析和问卷法,对我国青(少)年群体社交网站的使用特点、影响因素及其与心理健康的关系进行考察。具体包括:(1)青(少)年社交网站的使用及影响因素研究。主要使用问卷法对本部分作出探索。主要包括:考察青(少)年社交网站的使用特点;探讨青(少)年社交网站使用的影响因素,考察个体需求、人格变量、态度等对青(少)年社交网站使用的影响。(2)青(少)年社交网站使用及其后果的机制研究。在此部分我们使用回归分析、结构方程建模、元分析、实验室研究法,探讨不同类型的社交网站使用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影响。主要包括:探讨自我表露、人际关系和友谊质量对社交网站使用和心理健康之间的中介效应;考察社会焦虑水平、人际交往能力对两者关系的调节作用。(3)青(少)年社交网站使用与社交网站成瘾之间的关系。我们主要使用实验室研究法对此方面进行研究主要包括:了解生活压力事件、学业压力、不良同伴影响与社交网站成瘾的关系,以及社会支持、应对方式、自我效能、心理素质等变量的调节作用;探讨孤独感、焦虑感、生活满意度等心理幸福感变量在个体需求和社交网站成瘾之间的调节作用。

二、结论与对策

(一)结论

通过进行上述研究,我们得出如下结论:(1)关于人格特征与社交网站使用的关系方面:外向型的个体更多地使用社交网站的交往功能,如状态更新、写评论、加好友等;宜人性高的个体更倾向于在他人的留言墙上留言和点赞;自尊水平高的个体喜欢使用评论功能;开放性和感觉寻求高的个体更喜欢玩社交网站上的游戏;自恋的个体更多地上传经过美化的照片以及进行自我呈现。性别也是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男生更容易使用游戏功能,而女生更喜欢上传照片和更新状态。(2)动机对社交网站的影响:本研究在控制了重要人格变量(社交性和羞怯性)和网络交往态度、网络使用自我效能的情况下,对动机的预测作用进行了考察。结果发现,个体使用社交网站的动机主要是逃避现实压力、娱乐、寻求社会关系、打发时间,且不同的动机对应的网络使用的具体功能存在差异:基于社会交往动机的个体主要使用社交网站的社交功能;相对应的,基于娱乐动机的个体更倾向于使用社交网站的社交和娱乐功能。(3)社交网站使用对生活满意度产生影响的中介机制和调节机制。基于社交网站使用对个体的心理健康的影响存在诸多争议的问题,本研究试图从区分社交网站主动使用和被动使用的角度,来解释以往研究存在不一致的可能原因。本研究中,我们考察了社交网站的被动使用对生活满意度的影响。我们以696名大学生作为被试,研究的结果发现上行社会比价和自尊水平在社交网站的被动使用和生活满意度之间起着中介作用,即过多的被动浏览用户的主页,诱发了上行社会比较,导致自我评价过低,并进一步削弱了个体的生活满意度。并且,社会比较倾向在其中起到了调节效应,即社会比较倾向越高的个体,越多地进行上行社会比较并产生消极的后果。(4)社交网站使用与心理健康的动态交互作用。媒体的使用 与个体的心理变量往往是交互影响的,基于这个考虑,我们探讨了是否时间点1上的社交网站使用、心理健康是否会和时间点2上的变量产生交互作用。我们的结果发现时间点1上的社交网站被动使用会降低时间点2上的幸福感;而时间点2上的幸福感与社交网站被动使用存在正相关。这一结果说明,社交网站的被动使用会削弱用户的幸福感;而恰恰矛盾的是,当我们的主观幸福感越低时,我们会越多地被动使用社交网站,从而出现了“错误预言”效应。这给心理健康教育的启示在于,当个体体验到较低的幸福感时,应该通过其他更为积极的方式来改善情绪,而不是通过被动使用社交网站来进行,因为这一看似能够暂时缓解消极体验的做法长期而言反而会对心理健康产生破坏作用。(5)社交网站使用与心理健康的元分析及跨文化分析:社交网站使用与心理健康积极指标之间的平均相关在社交网站使用的不同测量指标上存在显著差异。具体来看,只有在朋友规模上,社交网站使用与心理健康积极指标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消极指标方面,社交网站使用测量方式的效应也是显著的。具体来说,除了由一般性使用测得的社交网站使用与心理健康消极指标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之外,朋友规模、主动使用与被动使用代表的社交网站使用与心理健康消极指标之间的平均效应值均不显著。社交网站使用与心理健康积极指标的平均相关在文化类型上存在显著差异,具体来说,集体主义文化背景下,社交网站使用与心理健康积极指标之间相关显著,而在个人主义文化背景下,用户的社交网站使用与心理健康积极指标之间不存在显著相关。消极指标方面,文化类型对社交网站使用与心理健康关系的调节作用不显著。尽管如此,个人主义文化下的社交网站使用与心理健康消极指标之间的正相关却是显著的,而在集体主义文化下,这种正相关却不显著。心理健康的消极指标方面,我们发现在个人主义组与集体主义组中,社交网站使用的测量方式均存在显著的调节效应。(6)社交网站成瘾的心理机制方面:在较低水平的心理韧性个体中,压力知觉与社交网站成瘾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但在较高水平的心理韧性个体中却不显著。就控制变量而言,性别对社交网站成瘾具有显著影响,但年龄却没有。具体来说,与男性相比,女性更可能报告社交网站成瘾。同时,高水平心理韧性个体与低水平心理韧性个体在社交网站成瘾上存在显著差异。生活满意度会减弱消磨时间和自我表达这两种动机与过度使用微博的关系。尤其当生活满意度低时,用户的动机和过度使用微博的关系显著。但是这种关系在高生活满意度的用户中不显著。这表明以消磨时间和自我表达为动机的用户,当生活满意度低的时候,更容易过度使用微博,而生活满意度高时则不会。

(二)对策

1.明确个人需求,合理控制社交网站使用时间,“物尽其用”

一般性使用(如使用时间与频率)与较差的心理健康有关。这一发现提示我们,在使用社交网站的过程中,要注意控制好使用时间,避免过度依赖网络,因为这很可能导致社交网站的过度性使用或病理性使用,导致成瘾行为。研究发现,社交网站使用的主要动机包括娱乐放松,打发时间、建立关系、信息获取与分享、逃离等(Wang, Jackson, Wang, & Gaskin, 2015)。空闲或是无聊时,刷一刷微博、朋友圈反而能够帮助我们打发时间,然而,用户在社交网站使用中体验到的消极情绪,如悔恨、无意义感等,极大程度上都是源于一种无所事事、浪费时间的消极体验,因此,要想减轻这种无意义感,我们需要对自我保持清晰的认识,明确个人需求,并合理分配时间,不可过度沉溺于社交网站。

具体可通过一些时间管理类App来记录并追踪自己每天消耗在手机上的时间,统计数据能够给我们提供足以改变的动力;另外,也可以通过减少或限制自己接触网络设备(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的时间来减少社交网站使用时间,进而避免因为不合理的社交媒体使用导致已有计划或安排被迫延误。

2.保持社交网站的社交功能,与朋友建立联系

我们发现较大的网络好友规模与更佳的心理健康有关,这一发现也进一步表明网络好友能够给我们带来积极体验。因此,在使用社交网站的过程中,保持其原有的社交功能,积极主动地通过社交网站拓宽自己的人际关系——不管是维持老朋友之间的关系,还是与新认识的网络好友建立关系——都有助于我们获取更多的社会支持,提升归属感。因此,在使用社交网站时,我们最好用一种社交性的方式(即与他人联系)来使用它,这才是对心理健康最为有益的。

积极主动的社交性使用包含多种方式,可以是对好友的状态给出一条由衷的评论,或是在看到好友发布了一条消极状态之后,给出一句简单真诚的问候,抑或通过网络给相隔千里的老朋友发一条消息问问近况。“赠人玫瑰,手留余香”,当我们用心与他人进行高质量的交流时,我们也能够收获到更多积极体验。

3.保持自我觉知与辨别能力,不被信息洪流迷住双眼

在使用社交网站时,网络消息铺天盖地,我们很容易出现社会信息过载。信息过载是指社会信息超过了个人所能接受、处理或有效利用的范围,经历信息过载的个体容易产生抑郁、焦虑等不良情绪。在朋友圈、微博等社交网站中,几乎每时每刻都有新的动态发布,我们很难时时刻刻对这些动态消息保持关注,并且做到“一个也不落下”。然而以往研究却发现,很多青少年、大学生用户都有这种害怕“错失信息”的忧虑,并且这种担忧可能会导致我们“机不离手”,增加我们感知到的压力(Beyens, Frison, & Eggermont, 2016; Elhai, Levine, Dvorak, & Hall, 2016)。比如,在发布一条状态后,我们总是忍不住时不时点开自己的个人主页,检查是否有新的评论或点赞消息。研究者发现,青(少)年对他人的反馈极为敏感(Thomaes et al., 2010),是否收到好友的反馈会对其幸福感产生影响。如果我们发布的状态、照片或视频没有收到来自他人的一点反馈,这会增加我们的压力感(Beyens et al., 2016)。

另一方面,哪怕我们收到了同伴的反馈,但反馈的积极与否也会对我们的幸福感产生影响(Valkenburg, Peter, & Schouten, 2006)。社交网站用户,尤其是孤独的个体,可以通过状态更新等主动使用的方式来提升他们的幸福感,但前提在于他们能够通过这种状态发布获得积极的公开反馈,因为这样才能增加他们的社会支持(Frison & Eggermont, 2015; Lee, Kim, & Ahn, 2014)。一旦收到来自好友的消极反馈,就会降低个体原本的的自尊与幸福感(Valkenburg et al., 2006)。

在中国这个注重“关系”的集体主义国家,我们很容易出现社会关系过载,即在使用社交网站时,出于社会规范中的“互惠”要求,我们需要对他人的状态、照片进行评论点赞,需要回应朋友圈中他人寻求帮助的需求(LaRose et al., 2013),这虽然能够增强社会关系,但同时也会导致负担与压力。因此,要想减少社交网站使用的不良影响,除了要对自己的上网时间保持意识,我们还需要对自己的社交网站使用行为与网络需求保持觉知。社交网站上的信息千变万化,我们需要保持辨别能力,不被信息洪流“迷住双眼”。一旦被网络信息或反馈“困住”时,不妨跳出这一压力圈,将自己释放出来,减少网络沉浸体验。

4.了解减弱社交网站中的社会比较效应的方法

有关社会比较的自我评价维护模型认为人类具有维护积极自我评价的根本需要,因此当社会比较信息威胁到个体的积极自我概念时,其就会采取各种各样的社会比较策略作为自我防御机制来缓解消极的社会比较信息对自我概念的威胁。邢淑芬和俞国良(2005)在国内外以往研究的基础上归纳出了五种常见的社会比较策略,即回避比较、选择新的比较维度、降低社会比较的水平和数量、降低比较维度的重要性和天才效应。

(1)回避比较

回避比较是一种自我保护性策略,而不是自我满足策略;也就是说回避比较不会使个体感觉良好,只是在一定程度上避免或减轻由于比较所带来的痛苦。Baumeister等人(1989)认为,对自尊水平较高的人来说,进行社会比较的主要目标是自我增强,而对自尊水平低的人来说,进行社会比较的主要目标是自我保护。Brickman 和 Berman(1971)发现当两个人在一个重要的维度上进行比较时,一个人如果相对位置比较低,就会采用回避比较的策略来应对消极的情绪体验。De Paola(2011)发现,只有当社会比较信息与积极的自我概念相一致时,才会更多地被个体用来进行自我评价;如果社会比较信息威胁个体的积极自我概念,个体会减少对它的注意力,回避社会比较的进行。我国学者(邢淑芬,林崇德,俞国良,2006)的研究也发现,我国小学三至五年级学习不良儿童会自发地减少甚至回避与同伴之间的学业比较,以此来维护积极的自我概念。

当我们畅游在社交网站给我们带来的欢愉时,我们可以运用此种策略来回避比较。我们可以回避对自我概念有威胁的信息,比如在使用微信时可以屏蔽不愿意看到的信息,或者在使用QQ时,不看某人的动态,这些都是避免自我概念受到威胁的较好方法。

(2)选择新的比较维度

当个体在某个领域的自我概念或自尊受到威胁时,他们会通过关注自己在其它领域的才能或长处来应对威胁。这一思想是Stele(1988)的自我肯定理论的核心内容,该理论认为当个体某一领域的自我受到威胁时,个体不需要应对这个领域的自我,而是需要维护一个整体的自我,这时个体通过关注自己在其它领域的才能或长处,达到维护总体自我价值感的目的。因此这一策略又被称为“补偿策略”。

这一策略在社交网站中同样起作用。比如,当你看到某人的身体形象比自己好时,你可以选择你的优势,如人际关系,来弥补自己身体形象不如他/她的自我概念。同样,当你看到别人的事业比自己成功时,可以选择自己比他身体更健康作为比较对象。这样,虽然局部的自我概念受到威胁,但是整个自我概念依然保持平衡。这样就会保护自己较少的受到社会比较所带来的负面影响。

(3)降低社会比较的水平和数量

当在一个对自我概念很重要的维度上表现得不令人满意时,个体会在这个维度上降低其社会比较的水平和数量。Gibbons等(1994) 发现在竞争激烈的大学里,多数青(少)年无论其实际的学业成绩如何,都会在某种程度上降低其社会比较水平。同时还发现成绩差的学生不仅会降低社会比较的水平,而且还会减少社会比较的数量,同时增加与自己过去成绩或自己内部标准进行比较的数量。也就是说,当面对社会比较信息时,我们可以有意识的督促自己不要进行社会比较,虽然社交网站上的比较信息很多,但是我们具有选择权,我们可以减少比较的水平和数量。比如,如果一个女生除了身材不好之外其他方面都很优秀,在她使用社交网站之前,就在心里告诉自己,“我很优秀,我不会把自己不好的地方拿去跟别人比较。”又或者,一个男生的事业正在低谷期,当他在社交网站上看到事业辉煌的男性伙伴时,他可以刻意的告诉自己不要和他比较,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辉煌的时刻,只要努力,这一天总会到来。

(4)降低比较维度的重要性

Tesser(1988) 提出的自我评价维护模型认为个体具有维护积极自我评价的根本需要,当社会比较信息对个体的积极自我评价造成威胁时,个体会通过降低所比较维度对自己的重要性,同时也会从心理上疏远比自己优秀的人,来维护积极的自我评价,这种防御性的归因策略能够有效的维护自我概念,但是个体必须相信自己这些带有偏见性的解释。

重要性因人而异,我们可以人为的将那些对自我概念有威胁的信息视为不重要,所以当经常看到这些“不重要”的信息时,就很难引起我们内心的波澜,不会将这些信息作为重要的比较对象。所以在社交网站中,如果将那些会影响我们自我概念的信息视为不重要,那么这也会大大减少我们受社会比较消极影响的几率。

(5)天才效应

Alicke(1997)等发现个体应对消极的社会比较,还有一个相反的维护自我概念的机制 ----夸大优秀他人的能力,即提升比较目标,这种现象被称之为天才效应。这种策略一般是在他人明显地优越于自己,而且不容易否认社会比较信息的有效性的情况下,个体所采用的维护自我概念的机制。正如费斯汀格所言,人们常常会选择与自己相似的人进行比较,如果我们太高估比较对象的水平,就会极大化的将他视为“不相似”个体,和不相似个体进行比较的意义并不大。所以,这种策略也很好地减少了与优秀他人比较的消极结果。

此外,还有一种策略是在同一维度上寻找新的比较,即当一个人的自尊由于在某一领域里接受不愉快的反馈时,另一个策略是试图立刻驳斥那个反馈。例如,那些早期被告知为“自我倾向的,不关心他人”的人特别愿意帮助他人,那些被告知为“竞争性的”人则表现的尤其合作。也是说,当我们意识到自己处于比较中的劣势时,会立刻改变自己的行为。比如,当女孩在社交网站上看到生活比自己精彩的人时,顿时觉得自己的生活很糟糕。她马上就去寻找那些能够让自己生活精彩起来的想法和事情。当一个人觉得自己不像别人一样每天好吃好喝时,立刻就请自己去饭店吃一顿好吃的。这样的策略能够很快地消除对自己的消极评价,减少由社会比较带来的消极后果。

5. 学校应该加强对学生的教育引导,使其树立正确的手机使用动机

学校相关部门、领导和相关人员应重视对学生手机使用行为的积极引导,通过大力宣传和正确教育引导其正确看待手机在日常生活中所扮演的角色,倡导合理使用手机,使青(少)年树立正确的手机使用动机。特别是当学生面临较大的学习压力或生活压力时间的情况下,应对学生采取积极的引导,如通过体育锻炼、寻找同伴或老师、家长倾诉、或者直接找专业的心理咨询老师的帮助等方式正确对待面临的心理压力问题。一味地通过网络来代替现实中的缺憾只能会加剧问题的发展。

6. 丰富大学校园生活,远离孤独和焦虑

当智能手机成瘾者在现实生活中更多地体验到焦虑、孤独感时,更可能导致使用者对智能手机的成瘾。这也为智能手机成瘾研究中的补偿性网络使用理论提供了实证支持(Kardefelt-Winther, 2014a)。尤其是那些对建立真实人际关系感到极端焦虑的个体会使用网络作为现实生活中人际接触的替代品,他们也更容易在出现网络使用问题(Lo et al., 2005)。因此,焦虑和孤独与手机使用行为之间存在着一种显著的正相关。进一步来说,为了减少这种人际压力,他们可能会更多使用手机,从而出现了手机成瘾行为。而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学校应配备足够的娱乐设施来满足青(少)年课余时间的娱乐需求。同时学校应多开展适合青(少)年,并且能使其能够切实参与进来的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以便降低学生额孤独感、改善其焦虑体验,以及增强学生的安全感和归属感。

7. 青(少)年应该提高自我控制力

要想从根本上解决手机的成瘾问题,还需要青(少)年提高自制力和辨别能力。青(少)年应该充分认识到手机只是我们一个不可或缺的通讯工具,不是我们生活的全部;手机在给我们生活带来极大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潜在的危机。青(少)年应该增强自我控制能力,不要迷恋或沉醉于手机的娱乐功能、社交功能等,应该从心理上重视并抵制手机成瘾行为。


感动 同情 无聊 愤怒 搞笑 难过 高兴 路过
【字体: 】【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论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