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教师业务考试题(一)

 

湘潭市2006年中小学教师业务考试试卷

高中历史

 

注意:本试卷共三道大题,合计25道小题,考试时量120分钟,满分为100分。

 

题 号

总分

合分人

得 分

 

 

 

 

 

得分

阅卷人

 

 

 

.单项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将正确答案的字母代号填入下列表格中。每小题2分,共4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孔子创立的儒家思想源远流长,影响广泛。回答12

1.儒家思想在后世不断发展,下列主张哪个具有民主启蒙色彩

A.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B.制天命而用之

C.天人感应,君权神授              

D.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

2.近年在汉堡发现了一本在1691年出版的《论语》英译本。该书译自法译本,法译本译自拉丁译本。书的前言中说“这位哲学家的道德是无限辉煌的”。对以上信息解读不正确的是:

A.当时中国政府重视对欧洲宣扬中华文化

B.孔子的思想在欧洲得到推崇

C.该译本出现在“西学东渐”时期

D.《论语》曾在欧洲以多种语言流传

“天下最大事,莫非万民之忧乐。”民生问题是关系社会稳定与发展的基石。回答34

3.宋元时期,话本杂剧的出现丰富了人们的精神生活。其流行主要是适应了下列哪一社会阶层的需要

A    官僚          B 市民          C 皇族          D农民

4. 在近代中国,系统的阐释了民生思想并把它作为纲领的政治派别是

A地主阶级洋务派          B资产阶级维新派

C资产阶级立宪派          D资产阶级革命派

  日常生活现象折射着社会文明的曲折历程。回答5题。
5
.唐朝时,蔬菜品种日益丰富,开始出现原产于地中海的莴苣、印度的刀豆、波棱国(今尼泊尔)的菠菜等。这一情况透露出唐朝

A
.农业生产的发达         B.对外交流的繁荣

C
.西域都护的设置         D.泉州口岸的开放

6
.清末的一首打油诗云:洋帽洋衣洋式鞋,短胡两撇口边开。平生第一伤心事,碧眼生成学不来。该诗反映了当时

A
.服饰的西化           B.洋货倾销中国

C
.社会上的崇洋现象        D.学习西方的迫切愿望

7
1873年的一天,侍奉日本天皇的女宫例行给天皇梳理头发时吃惊地发现,天皇已将自己的长发剪掉。这件事主要反映了天皇决心

A
.革除封建礼仪          B.废除封建身份制度

C
.带动文明开化          D.进行政治制度改革 

8.一个英国人在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来到中国。这一年他可能经历的事件是

A.看到机户和机工因工资纠纷到衙门打官司

B.邀请中国朋友去乘坐的船上参观蒸汽机

C.北京的朋友邀他去看京演出

D.收到国内来信英王解散了议会

本店售书目录

①《共产党宣言》

②《庶民的胜利》

③《列国陆军制》

④《儒门医学》

⑤《汽机新制》

……

  开明书店

 

9.右侧是份售书广告,其中有可能在洋务运动中成为畅销书的是

 

 

A.①⑤

B.②④

C.③⑤

D.①③

 

 

 

1020世纪初期,中国曾“以俄为师”。这里的“俄”通常是指

①沙俄    ②苏俄    ③苏联    ④独联体    ⑤俄罗斯

A.①②         B.②⑤      C.②③        D.③④

1119258,广州国民政府组建国民革命军。这支军队与以往各式军队的主要区别是

A重视思想教育,配置专职政治干部

B聘请外国军事顾问,帮助训练军队

C实行征兵制,提高军队素质.

D通过军事学校,培养军事人才

1219401230,中国共产党创建的第一个广播电台——延安新华广播电台第一次正式播音。当天可能播出的新闻是

A.百团大战的最新战况          B.法西斯德国无条件投降

C.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D.日本偷袭美国的珍珠港

1319458月,《大公报》报道毛泽东来到重庆的消息时称:爱好民主自由的人士都知道,这是维系中国目前及未来历史和人民幸福的一个喜讯。这反映了爱好民主自由
的人士期盼
A
.国共双方和平协商,创建新中国     B.国共双方消除隔阂,共同抗日
C共产党领导人民推翻国民党的统治    D.共产党与民主党派合作建立新中国
14.
“早稻亩产三万六千九百多斤,花生亩产一万多斤的高产‘卫星’,从湖北麻城和福建南安的田野上腾空而起。”这则报道可能发生在

A.农业社会主义改造期间            B.“大跃进”运动期间

C.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实行后        D.杂交水稻推广后

15.伏尔泰说:本身自由,周围的人与自己平等——这才是真正的生活,人们的自然生
 
活。这句话是
A
.禁欲主义思想的反映          B.人文主义思想的反映
C
.蒙昧主义思想的反映          D.空想社会主义思想的反映
16.艾森豪威尔总统曾回忆,他熬过三年战争岁月靠的是每晚睡四个小时,每天喝20杯咖啡,吸四包骆驼牌香烟,偶尔加一个三明治。那场战争是指

A.第一次世界大战                 B.独立战争

C.第二次世界大战                 D.南北战争

17.下图是1942年的一幅战争宣传海报,题名《绞死希特勒》。图中三只手代表着当时对德作战的主要三个国家,这三国是

 

A美国、英国、法国               B英国、法国、苏联

C美国、英国、苏联               D美国、法国、苏联

18.下列关于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叙述,不属于斯大林时期的是

A推进以重工业为重点的工业化

B形成比较齐全的工业体系

C联合个体小农经济并改造为大规模集体经济

D以“民主社会主义”取代科学社会主义

1920世纪60年代起,新加坡、韩国等亚洲国家经济高速增长的因素不包括

A吸引外国资本和技术

B进行产业更新换代

C积极参与国际竞争

D发展资本密集型产业

20.欧盟和亚太经合组织的建立,反映了
A
.各国间的经济竞争基本消失    B.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强
C
.美国被排斥在区域集团化之外    D.全球贫富差距明显缩小

得分

阅卷人

 

 

 

 


 

.材料解析题(每小题12分,共24分)

 

 

2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长期以来,很多学者将中国近代史的基本线索概括为“两个过程”,即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相结合,把中国变为半殖民地和殖民地的过程,同时也是中国人民反抗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过程,主张以这一基本线索作为指导中国近代史研究的重要准则。
  材料二 

近二三十年来,有些学者注重从现代化角度研究中国近代史,认为中国的现代化就是从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的转变,涉及到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1840年以来中国错综复杂的历史,可以用“从传统到现代”这一思路作解释。
  请结合相关知识回答:
(1)
按照材料一的研究角度来研究中国近代史,可能会对1840—1911年间的哪些重要事件评价较高?(3)

 

 


(2)
按照材料二的研究角度,简要评价辛亥革命。(4)

 

 

 

 

 


(3)
综合材料一和材料二的观点,分析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的影响。(5)

 

 

 

 

 



22.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9世纪末20世纪初,由于列强商品的涌入,非洲各地原有的手工业、冶炼业进一步受

到摧毁,而机器制造业几乎是空白。单一作物制或矿产制的推行,更使非洲经济具有极大的依附性。
  
材料二

新中国成立后,每当一个非洲国家取得独立,中国政府立即予以承认。从1956年到1965

年,中国先后同19个非洲国家建立外交关系,并同几内亚、加纳等许多国家签订了友好条约和经济技术合作协定。

回答:

(1)归纳材料一反映的非洲殖民地经济的特点(3分)。结合相关历史知识简要分析其成因(3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相关历史知识,分析这一时期中国政府发展与非洲国家外交关系的原因(4分)。指出20世纪50-70年代中非友好合作的主要作用。(2分)



 

 

得分

阅卷人

 

 

 

 

 


 

三.问答题2312分,2410分,2514分,共36分)

 

23.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是我国封建社会基本的政治制度。请结合相关知识回答:

1)结合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状况,分析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在秦朝得以确立的历史必然性。6分)

 

 

 

 

 

 

2)这一制度内部存在着哪两对基本矛盾?2分)

 

 

 

 

 

3)上述矛盾和斗争的发展趋势如何?你如何看待这些变化趋势?4分)

 

 

 

 

 

 

 

24.最近,国外一位学者提出了“21世纪始于中国的1978年”的观点,某中学历史学习小组借用这句话设计了下面这张主题演讲的图片。

请回答:

(1)1978年中国发生了什么重大事件?(2)

 

 

 

(2)为什么中国的1978年会被视为21世纪开始的标志?(8)

 

 

 

 

 

 

 

 

 

 

 

 

 

25.大国崛起是世界历史舞台上令人瞩目的现象。在近代历史上,英国、德国、俄国(1917年前)都经历了崛起的过程。请回答下列问题:
(1)英国崛起的诸多因素中,关键因素在于它率先完成了政治制度的创新与经济领域的变革,请指出其表现形式及实现途径。(4分)

 

 

 


(2)普法战争后,德国走上崛起之路。指出德国崛起的重要前提及其实现方式。

3分)

 

 

 


(3)19世纪60年代起,俄国也开始崛起。请问崛起过程中俄国在内外政策方面采取了哪些举措?(3分)

 

 

 

 


(4)英国、德国、俄国崛起道路的共同之处有哪些?(4分)

 

 

 

 

 

 

 


感动 同情 无聊 愤怒 搞笑 难过 高兴 路过
【字体: 】【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论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