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支持下小学音乐个性化学习的实践研究》音乐课题结题报告

《技术支持下小学音乐个性化学习的实践研究》音乐课题结题报告

常州市武进区雪堰中心小学  秦 娣

摘要:

依托当前的技术教学支持平台(平板电脑、青果和希沃白板以及一体机),我们对音乐课中的歌唱教学、综合创编教学和欣赏教学进行了教学模式的探索,以立体化的全新视角创设数字化学习环境,丰富学生个性化学习方式,构建新的学生主体学习操作过程与模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音乐与个性化学习音乐的能力,聚焦音乐核心素养。同时打造一支高素质的音乐教师队伍。还有就是通过研究,选择相对应的教学软件融合音乐教学,整合各类教学资源,形成图文、视频、学术论文等资源包,从而达到学习、共享的目的。

关键词:

技术支持  小学音乐  个性化学习

引言:

武进区雪堰中心小学是武进区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2015年2月,我校初步确定音乐为新一轮的电教课题申报学科,随后进行了电教课题的初步设计,并由区电教中心宋惠平老师和中央电教馆教育技术研究部陈庆贵主任来校进行把关和审核,最终我们向中央电教馆申报了电教课题《技术支持下小学音乐个性化学习的实践研究》,2015年8月,申报的课题被中央电教馆确定为全国教育信息技术研究课题。

一、问题提出

音乐教育作为小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目的是通过音乐课堂教学和音乐课外活动,培养学生感受美、鉴赏美、表现美和创造美的能力,从而陶冶学生的审美情操,促进身心发展。但在小学校音乐课中存在着一个比较普遍的现象:总有一些学生不爱唱歌,不喜欢传统的教授方式,更不能很好去表现音乐。如何让每一位学生都喜欢上音乐课,或是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来学习音乐,达到爱唱歌,会表现、能创新的目的,让他们的个性得到充分发展,这就是我们音乐教师需要思考和解决的问题。每一个孩子都是与众不同的,有自己独特的天赋特性、偏好和天生优势,也有不同于别人的弱点。解决孩子的学习问题,应该用个性化的方法去适应学习上的要求。

同时,随着时代、社会、经济、科技高速发展,电子科技产品普及于学校、家庭、个人,各大信息科技公司对教育平台技术的大力开发。在这个大背景下,我校在教学设备这一块加大投入,增添了50多台平板电脑、白板、一体机等,并与科技公司合作,购买了青果、希沃白板等新技术软件。依托新技术,创设数字化学习环境,丰富学生个性化学习方式,构建新的学生主体学习操作过程与模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音乐与个性化学习音乐的能力。同时培训一支现代化师资队伍:教师全面演绎新技术的内涵,掌握新技术,并在教学活动中灵活运用,打造一支高素质音乐教师队伍。第三就是通过研究,选择相对应的教学软件融合音乐教学,整合各类教学资源,形成图文、视频、学术论文等资源包,从而达到学习、共享的目的。

二、研究设计

(一)研究目标:

1、通过本课题的研究,重新全面认识音乐课堂教学,用建构主义理念,依托新技术,创设数字化学习环境,丰富学生个性化学习方式,构建新的学生主体学习操作过程与模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音乐与个性化学习音乐的能力。

2、探索在技术支持下,小学音乐课堂教学的模式,凸显学生个性化学习的特征,从而促进、保持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提升小学音乐课堂教学的效率。

3、通过网上下载相关的教学软件,结合学校音乐教学的实际,整合各类教学资源,从而形成一定数量的教学资源,初步建成音乐教学资源包。

4、培训一支现代化师资队伍。教师全面演绎新技术的内涵,掌握新技术,并在教学活动中灵活运用,打造一支高素质音乐教师队伍。

(二)研究内容:

个性化学习是以学生为中心,通过学生之间的协商、合作、交流来解决问题,从而达到满足学生的个体需求,激发其学习的创造性和再生性。

1、在小学中年级音乐课堂的构建中,积极探索电子教材的呈现、电子书包的建设与运用,以及数字化学习资源建设中的共建共享机制构建,创造让学生随时随地、利用任何终端进行学习的教育环境,实现更有效的音乐教育。

2、在数字化学习环境中,让学生依托云技术、移动技术、网络技术等,根据各自的需要在多样的空间、以多样的方式进行个性化的音乐学习活动,形成有推广价值的技术支持下的个性化音乐课堂教学模式。

3、积极探索iPad等移动设备终端的便携、图像采集、人机对话等多种功能,服务学生的个性化学习,并将这些数据以及各类资源整合,形成一定数量的资源库,为更多的学生和教师的教学服务。

4、研究在信息技术支持下,教师积极进行课堂实践研究,加快音乐教师的专业成长。

(三)研究对象:

常州市武进区雪堰中心小学中年级学生

(四)研究方法:

1、行动研究法,研究中观察学生反应,研究后观察效果,反思教学活动,改进教学活动,做到有计划,有实践,有观察,有反思。

2、案例研究法,记录研究过程中的典型案例,进行分析和反思。

3、观察法,以听课、检查等形式观察音乐学习的时候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学习方式、学习能力与效果等方面,进而分析课堂教学的得失。

4、经验总结法,在一次次课堂实践中总结出先进的经验,把在实践中得到的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不断学习、实践、总结、完善,再实践,在实践中研究,在实践中创新。

(五)研究过程:

第一阶段:

首先确定研究对象为中年级学生,了解他们对平板电脑(ipaq)、手机、网络的应用情况,下载音乐软件,指导学生玩转虚拟乐器,在玩的过程中了解音乐知识,掌握演奏技能,尝试创作音乐小练习。

其次搜集文献资料,下载相关软件,完成开题报告和研究提纲。

第二阶段:

运用音乐软件,探索技术支持下学生进行个性化学习的新的教学模式。

根据当时的技术教学支持平台、老师的音乐专业素养、学生已有的学习音乐的能力开展研究,我们对音乐教学中的歌唱课和综合创编课进行了教学模式的探索。最初,我们只是简单地把多媒体课件搬到IPAD上来进行教学,通过电教中心老师的培训指导和外出学习观摩,从而转变了思想与教学模式,开发了IPAD中的乐器演奏功能、制作了乐句包、教学视频等辅助教学,充分利用IPAD的推送功能、网络搜索功能、录音摄像功能,调动学生学习音乐的积极性、开阔音乐视野、提升音乐素养。青果平台的技术加入,更能让老师及时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学习情况,及时准确地进行点评,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1、歌唱教学个性化教学模式。

第一环节:复习导入,温故旧知

范蓉老师执教的研究课《恰利利恰利》一课,课前导入就是采用的复习导入法。因为《恰利利恰利》是一首劳动歌曲,因此用学生之前学过的另外一首劳动歌曲——《叫我唱歌我唱歌》导入,请一部分学生用IPAD上的电子乐器吉他和架子鼓伴奏,其他学生演唱歌曲,既复习了旧知,又温故电子乐器弹奏方法。

第二环节:情境创设,解决难点

创设情境,提供视频资源,学生模仿一些动作。在视频资源中,学生能了解到一些有关动作的生活原型,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同时学生可以根据视频进行一些动作的模仿,通过师生合作、小组合作等形式突破教学难点。《恰利利恰利》一课,因为歌曲后半部分的合唱声部是难点,学生自学难度较大,因此在新歌教学前老师创设了田野上空劳动歌声的情境,并请学生模仿,再到分组的合作,从而解决难点。当然,学习其他歌曲也可以采用类似的方式,从而减小学生自学歌曲的难度。

第三环节:聆听歌曲,感受歌曲

在学唱新歌之前,一般要有两到三遍的聆听。初听,主要是感受歌曲的速度、情绪、节奏、节拍等音乐要素。在《恰利利恰利》这节课中,老师下发小练习到学生的IPAD上,学生边听边完成作业,最先完成的学生推送到大屏幕上。这样一来,每位学生都能参与到课堂之中,而不会出现传统课堂学生等着其他同学说出答案的情况。待学生完成后,师生再共同分析、感觉音乐要素。复听,可以让学生边听边拍一拍歌曲的强弱等。

第四环节:自主学唱,展示评价

而有了IPAD技术支撑后,老师通过下发学习资料,为学生提供了学习乐曲的渠道与资源。学生利用IPAD进行个性、自主、合作的进行学习。在《恰利利恰利》一课中,老师为学生提供三种学唱歌曲的方法:一是听乐句包学唱,二是看着视频学唱,三是弹HD钢琴学唱。学生可以在组长的带领下根据自己的喜好或特长自主选择方式合作学唱歌曲,老师深入各小组指导。在这期间,老师还可以把学生的学习情况用照片的方式记录下来,待学生学完以后一起在大屏幕上欣赏自己和他人学习时的样子,增强学习的动力和兴趣。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学完歌曲后,是非常想得到老师和同学的认可的。接下来便是小组展示环节,其他学生做小评委,听完同学的展示后,给出客观、公正的评价。对唱的确实不错的学生老师要及时给予肯定和表扬;不足之处,及时帮助纠正和改进。由于学生的自学能力和音乐素养有限,在学生唱对歌曲的基础上。老师再提出更高的要求,帮助学生把歌曲唱好,唱美。

第五环节:合作表现,丰富歌曲

在学会演唱歌曲后,老师可以引导学生根据歌曲的内容、风格等,在组长的带领下,选择合适的电子乐器为歌曲伴奏,使歌曲变得更加动听。学完后同样可以像之前那样进行小组的展示,让学生感受到成功的喜悦。由于一个人、一组的力量有限,因此,可以把学生的想法和创意组合起来,所有学生用电子乐器为歌曲伴奏,老师演唱歌曲。通过师生的合作,来丰富歌曲。还可以生生合作,一部分学生合音乐演唱,一部分学生演奏。最后,可以让学生把教室想象成舞台,把这节课学到的内容再次完整的展示一遍,老师利用IPAD上的录像功能把学生的表演拍下来,对表现特别好的学生可以给特写镜头,以便其他学生欣赏和学习。

2、音乐创编个性化课堂教学模式

音乐创编个性化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以殷亚年老师执教的《Music Diy-外婆的澎湖湾》为例来阐述。

第一环节:导入环节,温故旧知。

导入环节一般以复习歌曲、展示技能、听音乐完成作业、交流为主。如《澎湖湾》一课的导入部分,我们设计以复习前面学过的歌曲《划船歌》来入手,以唱奏结合的方法来展示。由两位学生演奏Garage Band软件中的打击乐器,选择了“掌声”和“铃鼓”进行合作演奏,其它学生随音乐伴奏进行演唱。

第二环节:情景激趣,选择乐器。

在创编内容开始前,老师利用媒体技术创设情景,营造气氛,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和热情。在《澎湖湾》课例中,老师声情并茂的述说,配以精美的海景图和恰到好处的音乐,把学生引入歌曲情景中,当大屏上出现吉它、贝司、架子鼓、小提琴等乐器时,老师根据学生对这些乐器已有的认知水平,鼓励学生根据其音色、表现力和自己的喜好,选择不同的乐器为歌曲进行演奏、创作。

第三环节:资源共享,小组创作。

在学生的IPAD中,老师为他们提供了各种乐器的演奏方法和创作素材,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和擅长,选择适合自己水平的乐器来进行创作。如:

吉它:演奏方法有扫弦(字母点击)、琵音、分解和弦,字母歌谱等

贝司:旋律歌谱(师生创编旋律)

架子鼓:标有演奏次序

小提琴:师生创编旋律、演奏,建议并放在歌曲的合适位置

在这一环节中,小组合作学习尤为重要。各小组的小组长要有一定的组织分配能力,合理分配好学习任务,恰当选择适合自己小组成员学习能力和水平的乐器进行合作学习与创编。让每一位学生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发挥想象力、创造力,可以是各自学习、创编,两人合作学习,或小组共同选择一种乐器进行学习,体现学习的自主性与选择性,满足各层次水平学生的需求。老师作为合作者、协助者,适时进入到各小组适当指导,并把学生学习的情况推送至大屏,让师生即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第四环节:成绩展示、师生评价。

当学生完成音乐创作活动后,他们都希望得到老师和同学的认可。接下来便是各小组展示其音乐创作成果。老师要鼓励学生踊跃表演、大胆展示。在展示过程中,师生要进行客观、中肯的评价,创作中出现的优秀作品要及时肯定与表扬,不好的地方要及时改进,利于学生提高音乐鉴赏水平、创作能力、音乐表现力等。

音乐成果的展示不仅仅在一个小组内表现,还可以表现在组与组之间。随着一件件乐器的加入,逐步形成合奏,使音乐听起来更加丰满,更具有立体感。在合作演奏过程中,让学生用心去感受音响效果的变化,体会音乐创作的成就感。

第五环节:综合演奏、拓展应用

前面各阶段的音乐学习、展示、合作、改进与提高等系列活动,学生的音乐合作能力也得到了大大的提高。为了让他们获得更大的成功体验,老师要为学生创造舞台演出的氛围,鼓励学生自由大胆唱、奏自己的作品,体验成功的喜悦。并让学生说说在这节课中你学到了什么?你能否用今天的方法去为更多的歌曲进行创编,然后可以在教室内或家庭里展示?

更让我们感到惊喜的是常州青果平台的技术专家听了我们的课后,提出了把他们的技术应用到我们的音乐教学中来。最近这一段时间,我们音乐课题组的老师和青果专家共同研究、开发、整合,所以,今天殷亚年老师的这节课又有了新技术的加入,如作业上传、数据统计、资料下发、师生评价等等。虽然我们对新技术的应用还不是很到位,但它让我们看到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更浓厚了,相信只要我们持之以恒,技术与学科的整合会越来越完善。

在音乐创编个性化课堂教学模式中,应该依托现代信息技术,结合小学生自身的音乐能力与特点,在自主、合作的学习环境中探索、质疑、创新,从而得到情感的抒发、成功的体验和个性的张扬。

3、音乐欣赏个性化化教学模式

2018年开始,我们音乐组又开展了音乐欣赏个性化教学模式的探索。从一开始常规的欣赏教学模式与IPAD技术相结合的研究,慢慢发展到音乐与绘本故事相结合的音乐欣赏教学模式的研究,这两种模式分别通过《顽皮的小闹钟》和音乐绘本《彼德与狼》两节课来进行探索研究。

(1)常规音乐欣赏个性化教学模式:案例《顽皮的小闹钟》

第一环节:复习律动,听歌识曲

复习导入是我们常用的一种教学手段。这节课就是从温故旧知《在钟表店里》音乐片断入手,通过师生跟随音乐一起律动,以轻松愉快的心情进入音乐课堂,并利用QQ音乐听歌识曲软件听辨音乐旋律,了解曲名与作曲家,从而达到温故旧知的目的,并为新课的教学打下伏笔。

第二环节:完整听赏,图谱演示

音乐欣赏的步骤一般有:总-分;分-总;总-分-总三种。这节课我们采用了总-分-总的模式。所以第一步设计为完整听赏音乐,让学生对音乐作品有一个总的感受。同时设计了精美的图谱,让学生通过视觉与听觉更好地理解作品。(因为老师自身技术问题,图谱是以板书形式呈现的,如果在电脑、ipad中以动画形式呈现,效果会更好,更符合改革理念。)

第三环节:创设情景,分段赏析

1、A主题——教师主导,学生主体,合作赏析

在这一环节中,老师创设情景“小闹钟的模特秀”,引导学生边听音乐,边观察老师的步伐示范,并让学生在双响筒的节奏声中尝试走一走、跳一跳,充分感受旋律特征和音乐形象。在此过程中,认识作品和作曲家的创作意图,理解切分节奏在音乐中的意义,并为A主题创作歌词唱一唱。在以上一系列的音乐活动中,坚持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原则,目的在于帮助他们找到欣赏的切入点、掌握欣赏的方法,从而为下一步的小组合作、自主学习好铺垫。

2、B、C主题——小组合作、自主欣赏

B、C两个主题的欣赏还是以“小闹钟的模特秀”为主线,但选择了一种开放式的学习模式。即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自由选择其中一个主题来进行赏析。每一个主题都有相应作业和活动要求,学生必须小组合作,完成作业上传与音乐活动创编。

3、B、C主题——作业反馈,小组展示

利用励课平台,交流各小组上传作业,了解学生的掌握情况,进一步理解各主题音乐的特征。

小组展示各主题的音乐创编活动,师生点评,相互学习,深入感受、表现音乐形象。

第四环节:总体感受,综合表演

完成分段的赏析后,再让学生完整欣赏、表现音乐。可把学生分成A、B、C三个主题小组,根据各主题音乐有序表演。理解ABACA回旋曲式。并用电子屏展示学生的活动现场,让师生共同感受音乐带来的快乐。

(2)绘本音乐欣赏个性化教学模式:案例《彼得与狼》

绘本音乐欣赏个性化教学模式还是以范蓉老师执教的《彼得与狼》来说明。此作品是通过乐器演奏和朗诵者的描述,表现了一个非常生动的童话故事,使孩子们了解到各种动物不同的特征时,从而感受到各种乐器的音色和表现力,同时鼓励学生利用ipad中的乐器软件进行音乐创作,体验成功的快乐。因为该作品容量较长,为了在一节课中完成听赏、分析、表现、创作等音乐活动,我们放弃了传统的完整听赏,选择了听赏有代表性的音乐片段,并充分发挥了ipad强大的乐器功能,通过听赏、对比、分析、演奏、合作创编等音乐活动,充分感受彼得(弦乐)、爷爷(巴松管)、鸭子(双簧管)、小鸟(长笛)、猫(单簧管)、狼(三支圆号)的音乐形象,理解音色、速度、节奏、声部在塑造音乐人物形象时的特点与作用。

第三阶段:

新技术与音乐教学的融合研究

现代教学科技日新月异,新技术已充分融入到了我们日常的教学中,2019年我们接触了希沃白板技术,发现这个平台的技术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老师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操作也更加方便。在此技术的支持下,秦娣老师执教的《飞吧,飞吧》一课,在武进区新技术评优课中获得了一等奖。

最初我们的研究重点放在开发ipad中的乐器功能,辅助音乐教学活动。通过一系列的研究活动,我们师生基本完成了期初制订的计划目标:

1、搜索到适合小学生学习音乐的APP软件。

通过搜索、下载、实践,我们目前确定了以Garage Band 为主的学习软件,该软件里有很多种乐器,如吉它、贝司、小提琴、钢琴、架子鼓、打击乐器等,我们选择了其中一些适合小学生学习使用的软件,这些软件,操作简便,学生很乐意接受,并且在实践中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在此软件的支持下,范蓉老师执教的《恰利利恰利》一课参加了2016年10月29日在武汉开展的“全国新技术支持下的个性化学习高峰研讨和成果展示活动”。在全国42节展示课中脱引而出,以95分的高分喜摘一等奖桂冠。本课教学设计巧妙,注重个性发展,重视音乐实践,亮点纷呈。丰富的教学手段,灵活的教学方法,为学生提供了感受音乐、表现音乐、创造音乐的广阔空间,营造了和谐、互动、探究、创新的良好课堂氛围,充分体现了学生学习的个性化,体现了教师扎实的音乐基本功和个人素养,精彩演绎了一堂集新技术支持下的个性化学习研究与应用之大成的优质音乐课,获得了在场评委及听课老师的一致好评:将理念融入教学,将智慧融入课堂,展示了雪小人在个性化学习应用研究方面的不懈追求。

2、青果技术、希沃技术与音乐整合教学。

随着科技的高速发展,各种新技术如雨后春笋般崛起,走进了我们的课堂。我们的新技术与音乐结合的研究也走进了一个更加广阔的天地。青果技术的加入,让殷亚年老师执教的《DIY-外婆的澎湖湾》一课有了质的变化,我们更侧重于学生的音乐创新能力的培养,更加关注学生的课堂学习情况,注重学生利用技术进行个性化学习。老师的课堂教学的理念也发生了改变。原来在教学设计时,老师们更多的关注如何把歌曲教好,让所有学生都会唱,采用的才教唱、模唱、听唱等方法,反复练,导致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下降,个性没有得到张扬,更不要说音乐创编能力的培养。现在有了技术的支撑,老师对学生的能力发展目标有了更高的要求,设计时突出学生学习的方式,技术的有效支持,小组的合作学习,凸显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和主动性。

本课在2017年6月南塘桥小学举办的“常州市数字化学习交流研讨暨遥观镇名师大课堂活动”中,经武进区教师发展中心宋惠平老师的推荐,参加了交流研讨展示活动 。这节音乐课生动活泼,充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作热情,并引导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自主学习、创编展示、合理评价等方式,培养了学生学习音乐的能力,提高了学生的音乐素养,给在场的听课老师带来一节与众不同的音乐创编课。

活动中,常州市教科院黄炎老师高度评价殷老师的音乐课,让人完全陶醉、浸润在音乐中,课堂教学效果已达到了他梦想中境界,是一节融合了新技术与音乐教学的示范课。同年7月,殷老师带着这节课参加了在青岛举行的“2017中国教育技术协会中小幼应用成果展”教学展示活动,通过现场直播的方式,向世界88个国家展示了我们音乐个性化学习的风采,受到中央电教馆领导的高度赞扬。

2019年我们又接触了希沃技术,发现该技术内容丰富,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老师及时获得数据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促进学生个性化学习。秦娣老师参加了“武进区信息技术音乐学科比赛”活动,她执教的《飞吧,飞吧》一课获得了区一等奖。在比赛中,青年教师对于音乐软件的开发更为广阔、个性化学习模式的探究更加细致,让我们受到更多的启发,受益匪浅,这是一次相互学习,共同成长的新技术交流活动。

3、形成在技术支持下小学音乐教学的新模式。

改变原有的教学模式,需不断地进行实践,根据实践中出现的问题,并不断进行修正,总结技术应用的时机与方式,逐步形成在技术支持下小学音乐课堂教学的新模式(1、歌唱教学个性化学习模式;2、欣赏教学个性化学习模式;3、音乐创编个性化教学模式;4、音乐与新技术相结合个性化教学模式),形成课例与资。

4、加快了教师专业成长,上出了高质量的展示课,并有多篇论文获奖。

在课题研究活动中,外出学习与交流对老师的成长非常重要。学校在这方面更是大力支持。音乐组老师们经常开展组内学习研讨活动:观摩录像课、现场交流心得、积极反思、重组教材设计教学活动等。

2017年6月18日至6月23日,受中国教育技术协会的邀请,在区教师发展中心宋惠平老师的带领下,我校音乐组秦娣、殷亚年、范蓉老师和技术领队许建峰老师一行,参加了在广州中大附属外国语学校举办的中国教育技术协会、中小学专业委员会组织的2017年新技术支持下的个性化学习培训班。期间,我们聆听了刘繁华教授的《个性化学习教学设计及评课标准解读》,胡小勇教授的《以学为中心 助力个性化学习的互联网+时代的新课堂》等专题报告,体验了12学个性化学习系统与应用,当场进行了个性化学习教学设计与上课实践,并得到了专家的指导。中央电教馆研究部主任陈庆贵以我校殷亚年老师的教学设计《Music Diy——外婆的澎湖湾》为例,对参加培训的老师们提出:个性化教学设计要针对学生个性特点与发展潜能,线性与非线性相结合,用现代的技术来提高课堂效率与质量。武进区教师发展中心宋惠平老师用五个“现代”对殷老师的课进行点评,即现代的学生,用现代的工具,置身现代的环境,学习现代的学科知识,培养现代社会特征的学科素养。雪堰中心小学殷亚年老师也和大家分享了他的教学设计及反思。在学习培训中,我校老师团队合作精心设计个性化学习教学设计,并欣赏了四川成都李惠云老师的现场课,湖小的蒋惠琴主任从数学的角度、星河的孙晔隽老师和雪小的秦娣老师以跨学科的角度,作专题发言,得到与会专家和老师的一致好评。

2018年4月,在这最缤纷美丽的季节、最诗情画意的杭城江干,我校音乐组和科学组一行四人,与最扣人心弦的第二届智慧好课堂如期相遇,开启了我们的杭城学习之旅。本次赛课活动共有十五支战队参与。他们分别来自北京西城、福建福州、福建龙岩、广州越秀、贵州贵阳、黑龙江七台河、江苏常州、山东青岛、上海杨浦、深圳龙岗、四川成都、台湾台北、台湾桃园、杭州江干、宁波江北。他们齐聚一堂,驾驭着TEAM MODEL、天仕博、学酷等神器,驰骋在语文、数学、英语、科学、综合等学科领域切磋炫技。教育的世界里没有刀光剑影,唯有对技术的悦纳、对教育的虔敬。

本着学习的目的,我们认真听课、记录、反思,感受创新教学模式与智慧课堂案例,体验每一位老师充分实践现代教育理念的智慧模式,关注网奕、天仕博、天闻三大智慧教学支持系统的特点与优势。并联系我们的音乐研究课题,思考这些智慧教学技术是否可以和音乐课堂教学融合,更好地为师生的教与学服务。

皋亭山下桃花艳,钱塘江畔春潮涌。在本次智慧课堂中,大家驻足探讨、实战演练、争论思辨……令我们大开眼界,受益匪浅,享受了一场教育教学的视听盛宴。

从武汉到广州、杭州一系列的新技术支持下的个性化学习培训与比赛活动中,雪小给我们音乐课题组提供了平台,开阔了眼界,拓宽了思路,让每一位老师在课题研究的道路上快速成长。

课题组每位教师各有所长,殷亚年老师的技术运用更加熟练,并为其他老师上研究课提供有效的技术支持。在青岛2017年中国教育技术协会中小幼应用成果展上,他的执教了《Music Diy-外婆的澎湖湾》一课,受了现场专家和领导的好评;范蓉老师虽然刚参加工作不到三年,但其好学,基本功扎实,在区级评比中,多次获奖,2016年她执教的《恰利利恰利》一课成功在武汉举行的全国个性化学习展示中,荣获一等奖;她的绘本音乐《彼得与狼》在武进区音乐教研活动评优课中获优秀;秦娣老师作为音乐教研组长,不仅在学科教研中起到领头雁的作用,更能以身作则进行课例研究,她执教的《顽皮的小闹钟》一课在区信息技术与音乐整合的教研活动,获得优秀。她的另一课《飞吧,飞吧》在武进区新技术评优课中获一等奖。薛晓霞老师执教的研讨课《八只小鹅》在校术科老师教研活动中获优秀。老师们的研究课成为学校优质教学资源,存放在网盘中与同行分享。

秦娣老师论文《新技术支持下小学音乐教学的新探索》分别获市级、省级一等奖;《IPAD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应用》发表在杂志《文理导航》上;范蓉老师论文《信息技术与音乐教学的整合》获得了省三等奖;薛晓霞老师的论文《应用IPAD建设音乐重构课堂》发表在杂志《读与写》上。

(六)研究结果:

1、通过实验研究,我们发现学生的音乐素养有了明显的提高,突出表现在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大面积提高,课堂气氛活跃,能爱护及携带音乐书与课堂乐器,能安静地倾听音乐,能认真倾听老师讲课与观看同学表演,能准确地回答问题,提出自己独特的见解,能积极参与小组合作学习进行创编活动,能自信有表情的参与歌唱,能认真地参与乐器学习,由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而且大幅度提高了学生对音乐的感知力、理解力和参与能力,如在节奏、节拍、音高、旋律、调式听辨及识谱能力的测试中,有2/3学生回答正确。其次音乐评价的全面多元化,让学生看到自己在参加音乐学习后所取得的进步和成绩,激发学生对音乐的热爱,体验多样的欣赏内容与多种的教学方法,在音乐中丰富了自身的情感体验,在音乐中提升了自己的审美体验。

2、技术支持下的小学音乐个性化教学模式,是一种比较有效的教育模式,能够促进学生音乐素质的全面发展,值得我们进一步研究和完善。

3、通过研究探索出来的的教学方式和教学资源,有利于新课程倡导的教育理念和目标,达到学习、共享的目的。

(七)分析讨论:

俗话说“尺有所短,寸有所长”,任何新技术都不是万能的,使用得当才是最好的。新技术教学手段的运用极大地拓展了小学音乐教学的空间,丰富了小学音乐课堂的教学手段和教学资源,给教学带来了生动活泼的新局面,但是新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并不是万能的,关键要合理运用,要紧紧围绕教学目的,用到实处,体现价值。在教学过程中要找准运用新技术进行展示的最佳时机,使其有的放矢与课堂节奏紧密结合,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因此教师在运用中必须熟练掌握新技术,将新技术与传统教学有机结合,明确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新技术为辅助手段的方向,把握好度和量,从而进一步优化课堂教学,丰富学生个性化学习方式。

音乐是载体,教育是方式,要发展学生的音乐核心素养,需要一个长期、复杂的过程。经过几年的努力,我们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积累了一些经验,同时清醒地认识到面临的困难还是巨大的,仍需不断研究学习,我们要在遵循音乐教育规律的基础上,努力形成技术支持下音乐教学个性化学习的新常态,在新常态课堂教学中把握好每一个体验和实践的机会,守正出新,最终实现“以音乐审美为核心”的音乐教育理念。

(八)反思建议:

1、师资严重匮乏。我校虽有6名音乐教师,但是专业的专职的音乐教师其实只有两名,其他几名教师还存在着流动性很大的问题。建议稳定现有音乐老师的配备人数,对新加入的成员进行有效的培训,并加大培训力度,使之迅速地承担起相应的教学任务。

2、设备更新过快。学校经费有限,无法购买新型教学设备,教师也没有更多时间去学习新型的技术支持。建议老师们把现有的新技术(平板电脑、青果和希沃白板以及一体机)学习到位,准备得更充分一点,会更好的吸引学生。

(九)参考文献:

1、《中国音乐教育》2020年第5期。

2、百度词条:个性化学习。


感动 同情 无聊 愤怒 搞笑 难过 高兴 路过
【字体: 】【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论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